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五百三十六节 指点江山,畅谈

癸字卷 第五百三十六节 指点江山,畅谈(1 / 2)

数风流人物

这一谈就是三个时辰,午饭都在文渊阁里解决的。

方从哲固然兴致盎然,冯紫英也没有留口。

军务上其实没太多分歧,冯紫英提出的蒙古不必惧,女真不可留的观点,白莲须断根,深合方从哲的心思。

当然白莲须断根本不该是他作为兵部侍郎提出来的,那是刑部的活儿,不过既然方从哲问及,他也就不客气。

冯紫英建议对蒙古,依然采取拉拢、分化、瓦解,扶弱锄强的手段。

面前土默特人那边素囊强势,那么就要支持卜失兔顺义王的正统性,利用卜失兔牵制打压素囊。

而蒙古左翼那边,则是大力扶持内喀尔喀五部来对察哈尔人釜底抽薪。

这样既可以断绝建州女真与察哈尔人的勾连,又能有效遏制察哈尔人的南下企图。

对建州女真,依然要多策并举。

西面扶持内喀尔喀人和海西女真对其实施牵制,同时坚决防止科尔沁倒向建州女真。

东面组建东江镇,以凤凰城和九连城为据点,着手重夺宽甸六堡,从南翼叶底偷桃,挖建州女真的根。

另外要利用登莱水师威慑朝鲜,坚决阻绝朝鲜和建州女真的往来勾连,牢牢将朝鲜控制在手中,防止其和建州女真暗通款曲。

另外从内部来说,一要肃清李永芳叛逃带来的隐患,二要隔绝内地与建州女真的经贸往来,坚决禁止军用和民生物资输往建州女真。

同时朝廷要进一步加大对辽东镇的换装,确立以火器为主的新式军队逐渐替代冷兵器为主的老式军队,提升战斗力,确保军事优势。

这一系列的意见观点相当详实可行。

而冯紫英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切实际的要求,即便是组建东江镇和给辽东镇换装,也建议朝廷可以根据财政状况,徐徐图之。

方从哲也不得不承认,冯紫英在军务上的很多见解比朝中绝大多数人都更精辟深刻。

毕竟自幼生长在边地武勋家庭,接触的就是军中事务,深谙军中各种弊病不说,又经历过多场战事。

从西北到辽东,他基本上都算是经历过了,什么地方存在什么问题弱点,都是了如指掌。

而冯紫英本人又和朝廷户部打交道甚多,对朝廷财政状况了如指掌。

能知晓这两方面情况,才能对制定一套适合大周朝未来军事体系发展战略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东西来。

否则像那些不知军的兵部尚书,要么就是凭空想象漫无头绪,要么就是因循守旧萧规曹随。

而不谙熟财政的兵部尚书,要么好高骛远,或者急于求成,提出一些财政难以承担不切实际的构想。

从这个角度来说,冯紫英的确是一个很合适的兵部尚书人选,当然这不是现

在。冯紫英真想要晋位尚书,还得要几年历练,哪怕他历练也着实不少了。

可这年龄太让人尴尬,不得不多历练几回了。

冯紫英在谈完军务上的构想之后,就感觉到方从哲很满意。

借着对方很满意,心情很好,冯紫英自然也不会错过机会,就趁机谈了自己对大周财政的一些构想。

刺激扩张财政,在他看来对大周朝来说是最适合的。

随着江南的回归国债策略其实可以进一步加大。

而国债的使用主要是解决北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的短板。

像山陕和河南、北直很多地方水利设施多年失修,导致一遇到水旱灾年,就歉收绝收,酿成祸患。

另外一个国债使用方向冯紫英建议用在大力推广种

植土豆、番薯和玉米三类从西夷传入的新作物上。

前一点方从哲无异议这后一点,方从哲是有些疑义的。

不过当冯紫英把来自西北,尤其是陕西各地的土豆、番薯和玉米种植产量情况的一个相对对比示意图拿出来之后,方从哲都震惊了。

在同一块土地上,无论土豆还是番薯产量最起码都是三倍以上,高者达到了五倍六倍,当然这里边涉及到粮食水分问题。

但是粟米小麦一样也存在水分问题,而土豆和番薯方从哲并无一无所知。他甚至也尝过,也和小麦粟米对比过,除了土豆味道略微有些独特外,番薯甚至很适合喜欢吃甜味的人。

当然他也不确定土豆和番薯长年累月的食用会不会让人感到腻烦,可对于遭遇水旱灾害的灾民流民饥民来说,你有选择么?

树皮草根你都甘之若饴,实在不行观音土和吃人肉也不是没有过,现在朝廷能让你吃土豆、

最新小说: 我的岳父是崇祯 开局要禅位,朕后悔了 公主宠,郡主疼,小爷摆烂成帝尊 我李自成:明顺停战,一致灭夷! 我化神你练气,你要缉拿我?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无双镇北王 我都要统一全球了,你说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