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被拖到了客房的庭院中。二人被安排在相邻的房间,每日有人来送饭,晚上亦有人送来热水以供沐浴。大师兄的定位一直在移动,二人也便放宽了心。多日奔波,偶得休息,皎皎索性每日昏睡,只是醒时常喊口渴。可二人一同饮食,饭菜并无问题,所以梅任行也摸不着头脑,只以为是上了火,便要了些绿豆汤给她。
到了八月十四日这天,忽然有人送来一套衣服,让皎皎务必换上。梅任行此时也在这边,正在把两人的包袱合到一处。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带什么东西,连冬衣都是邮寄,灵石给了顾生寒,只剩下常服,所以包袱并不大。
“师兄,这袖子上绣的是什么花?我没有见过,不过还挺好看的。”
“是昙花,又叫月下美人。这衣服上也正好一边是昙花,另一边是月下美人。”
“‘昙花一现’的那个昙花?”
“是。” 梅任行伸手翻了翻,神色不悦,“昙花最多只能开半夜,果然不怀好意。不过上面倒是没洒什么奇怪的东西,你穿吗?”
“不穿也不行啊。人家说了,务必换上。不换,万一当场扒我衣服就不好了。没事,就当是夸我了。多穿一层也好,省得着凉。”
梅任行苦笑了一下,便去门外等着了。待到皎皎穿好衣服出来,侍从便引二人上了备好的马车,一路到了香山脚下,方弃车步行上山。一路上人山人海,皆怒目而视,若不是顾忌着那挡在路旁的官兵,怕不是要生吞活剥了二人。——当然,若是想,也不是不可以冲进去,毕竟那些官兵只是稀稀拉拉挡在路边,并不十分尽心。只是人们自恃道德高尚、安分守己,不能做此违法乱纪之事。
那些人围着他们上了山。到了峰顶,只见白公坟冢下方辟出了一块空地,空地上对设两方书案,案上笔墨纸砚皆备。一杉木□□立于两案之间,上面刻有上平、下平共三十韵。□□旁有一双层木架,上层是一块木板,下层是三十个韵牌匣子。又有一物上遮白纱,立在右侧案旁,略低于书案。空地外围是数圈座椅,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二人对着坟冢遥遥一揖,皎皎感觉指环上略有异样,正想和师兄说,便见一人衣着华贵,大腹便便。那人拱手上前:“二位如约前来,不胜感激,有失远迎。”
梅任行将皎皎拉到自己身后:“不是诗会吗?为何只有两方书案?”
那人摇了两圈头:“非也,非也。只为斗诗,两方书案,足矣。”
梅任行道:“斗诗?不知是和谁斗诗?请对方上来吧。”
那人又摇了两圈头:“非也,非也。并非和活人斗诗。”
“不和活人斗,难道要和死人斗?没听说过你们还会招魂啊?”
“非也,非也。逝者已去,诗文长存,自然是和留存的诗作相比较。”
“你们的意思,是和白公斗诗?”
“非也,非也。是和所有古人的诗作。”
“所有古人的诗作?你们未免欺人太甚!便是李杜在世,也不敢说能赢过所有古人的诗作。”
“非也,非也。我们出题限韵,只要写出新意,不落前人窠臼即可。”
“有没有新意,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非也,非也。我等只负责出题限韵,有没有新意,是要那边那位贵人定的。”
梅任行顺着“非也”先生所说的方向一看,只见右侧书案边另有一圈纱帐,里面影影绰绰,似乎坐了一个人,又或者是两个:“众人也好,一人也罢,到底还是任由你们裁定,如何公平?”
“非也,非也……”
梅任行被这一连串的“非也非也”搞得心烦意乱,正欲打断,忽然一阵风来,案上纸张飞起,案边白纱落地,现出下面所遮之物——是一尊琉璃昙花。昙花架在环状台架上,花托之下有两根细管互相缠绕,从环中穿出。架上有一软管,管上有一木制限流器,软管另一端连着一根中空斜面针。皎皎凑过去,正在感叹山下的琉璃工艺竟已如此精湛,梅任行却唰的一声抽出佩剑架在“非也”先生的脖子上。
“怎么了,师兄?”
“你仔细看,这花是中空的。他们怕是要取你的血,注满这昙花。”
“非也”先生此时也忘了他的“非也非也”,口中直呼:“少侠饶命,少侠饶命!这不过就是个计时装置罢了!绝对,绝对没有性命之忧。”
“计时?铜壶、沙漏、日晷、燃香、司辰,哪个不能计时?”
“你们一路上也看到了呀。我等不得已出此下策,以平民怨。”
“以平民怨?这民怨还不是你们引起的?为什么要我们来平?”
正剑拔弩张间,却见皎皎蹲在昙花边,道:“这装置倒是做得聪明,知道利用静脉压注血,还知道注满后因为有大气压所以不会落下。之后呢?要把两端烧软封口当个纪念品吗?”
“什么?”
“好吧,换个问题。这昙花能装多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