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儿子说话,当老子的自然点头。 承景帝随即就道,“的确当如此,此次的主副考官虽已经确定,但朕觉得再多添几位考官,更严谨些,不知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他开了这个口,自然有人等机会呢。 左相李穆就适时的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内阁几位大人就可担此重任。” 内阁里头,有两位丞相,一位平章政事和一位参知政事,并三位大学士,这七人之中,左相李穆打头,加上参知政事方宏深、文华殿学士魏长松、东阁大学士孙辉,四个是一党的。 裴曜这边,只有右相陆川和文渊阁学士张宗合。 还剩一个平章政事季忠林,那是个中立的古板老头儿,向来是独来独往,只管政务不理党派之争的。 如今这季大人年岁大了,没几年就要告老还乡了,差不多就是占了个位置,却没什么用。 所以算下来,若是用内阁的人去主考,那主考的,大半都是大皇子麾下的官员了。 故而当李穆讲出这个提议之后,右相陆川就开口反驳。 “内阁诸位大人自然是能担当此重任,但内阁毕竟要以朝政事务为重,眼下将近年底,除秋闱一事外,各地税收乃至官员们如今述职的事情,都要一并忙起来,恐怕将内阁的人全都调去主理秋闱,有所不妥啊。” 这话也不无道理。 毕竟内阁是承景帝的核心顾问团,年底事情多,人全都跑了,他手边就无人可用了。 于是待得陆川说完,承景帝也是若有所思的皱了皱眉头。 见状,张宗合就立即站了出来,拱手道。 “皇上,臣以为秋闱主考在于公平公正,清廉细致,遇事敢于揭露上谏,从御史之中选人,倒是可行。” 御史么,主要就是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说白了就是负责找茬的人。 想要管的严格,让他们来干这活儿就很合适。 他说完后,陆川就跟着点了点头。 “皇上,张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 承景帝听着两人的话,心里也觉得挺不错,可又想到方才李穆的提议对大皇子更有利,能将裴曜边缘化一些,所以也一时没答应。 转而将目光继续投向了李穆。 “李相以为如何?” “虽说年底政务繁忙,但秋闱一事,前后一个月便也能了结,想必不会耽搁太多内阁政务,且秋闱还是由吏部主管,内阁只从旁协助,倒是也不必费许多心力,诸位御史的确是清正严明,但御史主监察百官,年底述职百官述职,正是需要严厉监督的时候,恐怕更是不便挪动吧。” 李穆不急不缓的又将杠杆儿推了回去。 两边各有各的道理,一时两不相让起来。 裴曜看了多时,瞧出承景帝的犹豫,于是便在此刻开了口。 “皇叔,儿臣以为李相言之有理,这秋闱主要还是吏部的事情,添加人手也该是从旁协助,并非抢了权去,不过陆相的担忧也是情理之中,既如此,儿臣觉得不如将两位大人的法子,综合一二。” 他说着,在场人的目光都随之移了过来。 承景帝不大理解,不过还是让他继续说。 “如何综合,你且说来听听。” 裴曜拱了拱手,从容道。 “秋闱主要由吏部文选司主理,官员述职主在考功司负责,除了这两处,剩下稽勋司和验封司两部平素都不繁忙,但同为吏部官员,想必他们多少对吏部中事要更了解些,挪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所以你的意思是,从吏部之中分调人手就足以?”承景帝问道。 裴曜点头,“有这些人从中分担,便可少从内阁调派人手了。” 他说完之后,承景帝就有些为难。 思索片刻,才终于道。 “此事容朕再想一想吧。” 虽说承景帝很想直接用李穆的法子,但是此前的案子实在闹得太大,这回秋闱承景帝不敢再疏忽,生怕又出丑闻,丢了他的脸。 所以也是忧虑重重。 最终没能定下方案来,裴曜算是意料之中,不过大皇子就有点焦虑。 出了宫就跟着李穆上了同一辆马车,想必是去议事了。 陆川也有心与裴曜说几句,不过裴曜让他安心等着,静观其变。 虽说不知道裴曜有什么别的安排,但有他这句话,陆川也就没有多问了。 回府的时候,已经过了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