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也是分阶级的。 至少在这个年代,是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任何时代都是这样。 那些早就被社会淘汰和唾弃的东西,看似消失了,其实只不过是换成了另外一种方式存在。 就像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看不起非洲人,非洲人看不起亚洲人,大多数亚洲人看不起南亚和东南亚人一样。 这种现象在小小的校园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江甜的“要求”,大姐江晴并没有给与满足。 她想要豪车,但江晴只是告诉叶文静,让她开着自己的车子送她去学校就好了。 对于美國这个地方,江晴心中是有阴影的。 主要还是来源于上次的绑架事件。 也就是上次那个事,让江晴在生活中更加的谨慎与小心,懂得了“低调”的重要性。 出门在外,尤其是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不漏财就是普通人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曾经江晴听过关于这样的传言。 汽车这种东西,在美國这种资本国家只不过是百姓的代步工具,在华夏却成为了财富攀比和“地位”的象征。 类似于这种带着讽刺意味的传言,江晴曾经不知听了多少遍。 但是当她真正在这个地方生活以后发现,美國的现状并不向那些人传言的一般,这里是天堂,是个连空气中都充满自由的地方。 相反,这里资本的味道要比华夏浓烈的多。 浓烈的有些呛鼻。 这是一个真正可以用钱来说话的地方。 有的人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掏出大把的美金,就可以搞定一切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车子这种东西,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反而象征的属性要比华夏还要多。 富人和穷人直接的对抗则是更加到了一种水深火热的地步。 前车之鉴。 江晴有钱,但是不敢让别人知道她有钱。 因为这里有枪,有仇富的穷人,有抢劫犯。 持枪的抢劫犯。 一辆甲壳虫,便是江晴和江甜在美國生活中的所有代步工具。 而不许提自己的家庭,不许提自己的哥哥,更不许提家里有钱,更是成为了江晴为江甜立下的规矩。 这种做法不仅仅是江晴自己。 很多生活在美國的华人也都会选择这么做。 下午,位于纽约南部的一个法式私家庄园。 干干净净的院子里缓缓驶出一辆洁白的大众甲壳虫。 叶文静在开,有些不情愿的江甜坐在副驾驶。 对于这辆车,叶文静开着是有些生疏的。 生疏的是操作模式。 路上,江甜再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这位新嫂子开一辆“气派”点的车子去学校。 叶文静想了想,还是给江洋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了江洋的意见。 但江洋那边好像很忙碌,似乎在谈论着什么事情。 “只不过是开个家长会而已,小孩子不要太虚荣。” 仅仅是丢下了这么一句话,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江甜迫切的看着叶文静。 而叶文静也显得有些无奈,告诉江甜:你哥哥不允许。 随后就不再说什么了。 …… 下午三点,阳光明媚。 希达林校园内安静而惬意,空气爽朗,从外面看进去一片和谐。 直到叶文静到了校园里面以后,才弄清楚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家长会。 而是一场“捐赠”会。 学院需要修建足球场,篮球馆和图书馆。 校长没钱,正府的补贴款不够用,于是就会借助各种会议的理由,邀请学生的家长到学校去。 这是常态。 校长嘴上不会说什么,他们会大概的讲述出学校目前遇到的情况,以及整个校园的规划,包括这些规划会对孩子们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作用等等。 有钱的家长自然会捐助一些钱。 然后这些家长的名字会被刻在校园的发展里程碑上,载入这家校园的史册。 他们的孩子在这里读书也会受到尊重。 若是没有投资进来的,那么这种受到尊重的特权便没有了。 尤其是一些拿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