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就一个接一个、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他也快乐地回到家里。
他母亲见到他,流着泪水问他放牛好玩吗。他说挺好玩的,牛都可乖了,他很喜欢他家的那几头牛。他母亲就把他表扬了一下。
从此,他就正式成为一个牧童了。一个四岁多的小孩子!全公社的人都知道,李家庄有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在山上放牛呢!
吃过午饭后,他睡一会儿觉。睡醒后,他就一个人提着一个竹笼子去田地里面寻猪草。竹笼子是用竹子编成的、比较扁窄、两头却是椭圆形的篮子。由于竹笼子是狭长型的,因此,人们就可以用一只胳膊挎着它并把竹笼子贴在腰上,这样就比较省劲儿了。其他比他大一点的孩子都上学去了,比他小的孩子都在家里哭闹。他就一个人从一块儿田地走到另一块儿田地里,他一晌午要寻好几笼猪草呢。等到下午四点左右,学生放学时,他就把猪草用刀切碎,然后在切碎的草里面搅拌一些麦肤,再把那些搅拌均匀的草料装到竹笼子里面提到猪圈跟前,倒在一个用石头凿成的猪槽里面。喂完猪后,他就和家人一起吃饭了。这在当时的农村叫做午饭。吃过午饭后,他又要放牛了,不过这时要多一些伙伴。生产队里有好多牛,由于有些养牛的人家没有小孩儿或者老人,所以那些人家的大人就一边干活,一边放牛。有的人家把牛关在圈里喂喂草,有的人家把牛拴在他们干活的田地边上。可是下午放学后,村里的小孩子就都把牛赶到山上去放养。这样,他就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起一边放牛,一边玩耍了。那时的孩子很多,有些人家在下午放学后,全家的小孩子都一起上山放牛。他们在山上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讲故事、打扑克、唱歌、抓石子、打纸包等等。
他年龄最小,他却是孩子们中间最活跃的一个。因为此刻,他才不会感到寂寞,他也乐于助人。不管谁家的牛跑远了,别的孩子让他帮他们把牛赶回来时,他就跑过去帮人家把牛赶回来。有时,哪家的牛找不到了,他就满山里跑来跑去的帮着寻找。他们村子里的孩子也都喜欢跟他一起放牛。
可是到了秋、冬季节,由于天短、天冷,山上的草没有春、夏时节茂密,人们往往要在吃过早饭以后才放牛,并一直把牛放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回家。也就是说,从早上九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在这些日子里,他就一个人和牛群一起在山间游荡。
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整天在群山之中与牛羊为伴,是不是有点离奇呢?他确实那样生活了四、五个年头。不管刮风下雨、晴天、雪天,他一直那样在山间奔波,可是,又有谁知道他的那些秘密呢?
在一个初春的早上,当他家的牛都吃饱以后躺在草地上反刍的时候,他也坐在牛群跟前,听着各种各样的鸟儿鸣唱,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观看山下那令他神往的校园,眺望远处的隐隐青山,也幻想着大山之外的世外桃园……正当他无忧无虑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地想象的时候,突然,他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