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七王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不可分封诸王重蹈覆辙。”
朱元璋点点头说:“的确如此,朝中如今还有许多大臣反对。”
徐达说:“陛下、太子殿下,臣说句僭越的话,西汉的七王之乱别说没成功,就算是成功了,这大汉天下不还是在刘邦子孙手里吗?八王之乱导致晋朝南迁,司马家总是还有半壁江山吧?”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徐达不愧是自己的老伙计,总是明白自己的心意。
徐达继续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倒是没有分封自己的诸位皇子,猜忌长子扶苏,没有加强皇族的势力,原本设计的万世基业,二世而亡。秦朝如此,唐宋也是如此。唐朝到最后,节度使不就是一方诸侯,行使的正是藩王的权力,比藩王更像土皇帝。宋也是如此,即便开国二帝武将出身,也没意识到皇族统帅三军的重要性,仁宗虽仁,还不是军队弱小,后来更是出现宋徽宗那般只会养花遛鸟的亡国之君。”
他说到这里,这下连太子和燕王都忍不住点头称是。
徐达有对着太子说:“陛下是开国明君,高屋建瓴,目光长远。诸王分封各地,就是太子殿下的铜墙铁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是这个道理。太子对于诸位王爷来说,长兄如父,无有不服。即便后世子孙,诸王中有能力出众者也只会鞭策君主发奋图强。何况只要陛下和太子殿下不断完善对藩王各项管理政策,还怕藩王翻出什么浪来?”
朱元璋拍着手说:“天德此言,振聋发聩,让人拍案叫绝。老大,朕就是这般想的。”
说罢,又对徐达一番夸奖。末了说:
“天德,这闺女和女婿好不容易从凤阳回来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去北地就藩,我让皇后安排下,过两天让老四两口子回去看看你们。老四啊,你去送送你岳父。”
徐达连忙跪地谢恩告辞,在燕王的陪同下离开了。
“徐达是个厚道人,对朕从来都是忠心耿耿,真没有看错他。一个徐达,一个常遇春,还有一个汤和,都是除了咱们家人外,我最信任的。你看他就是一个纯臣,不贪财不恋权,本本分分。你不要觉得他是老四的岳父就对他有防备之心。”
“儿谨遵父皇教诲。儿与燕王毕竟一母同胞,他年少时争强好胜对我多有不服,自从娶妻生子后愈发稳重,在诸位兄弟中最是尊敬儿臣。有他镇守北方总比其他人放心。”
这边朱棣陪着徐达出宫,两人相视一看,都默契地没提刚才发生的事儿。徐达问着女儿和外孙的近况,朱棣认真地回答着。不多时就到了宫门口,二人才道别。
朱标从御书房出来刚到东宫,就有小太监过来回话。
“奴才几人轮番换人不远不近地跟着,燕王与魏国公说着燕王妃与世子和小郡主的近况。魏国公又说了几句燕王妃在娘家过于娇惯,让燕王多包涵。又说燕王子嗣不如周王多,燕王的姬妾也才一人,怕陛下和皇后娘娘觉得燕王妃善妒不懂事,让燕王广纳姬妾,多生子嗣。魏国公行伍之人走路极快,不多时就到宫门口了,别的就没有听见。”
燕王挥挥手让他下去了,沐英的话言犹在耳,对燕王他真的做不到绝对放心。
回到房中,燕王把下午在御书房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告诉妻子,然后自豪地说:“岳父大人,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反应很快。父皇和太子殿下都各种试探,都能轻松化解,说起话来合情合理滴水不漏,难怪深得父皇信任。”
妙贞在一旁也是五味杂陈,这天家富贵,真不是常任能相守的。这父子、兄弟、翁婿之间真是各怀鬼胎,各种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