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杨爷爷在镇上,认识的人多,让想想办法。
派出所也是怕出事,所以关起来的人并没有受罪,关上几天,最后只交了罚款就放了人。
村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这天,杨大姑让蒋文文送了一只杀好的兔子过来,杨奶奶才知道,大女儿怀上了。老人传下来的说法,孕妇不能吃兔子,不然生下的孩子会长三瓣嘴,就是兔唇。应验不应验的不知道,怀孕的人心里总是忐忑,所以只要能讲究的都讲究,就怕孩子将来不好,自己后悔一辈子。
本地不常吃兔子,杨奶奶不知道怎么做,最后杨爷爷上手。不常见的食材,就用辣椒炒,去腥,还入味,一般都不会难吃。杨爷爷用一把干红辣椒段和花椒把兔肉炒了,麻辣麻辣的兔肉丁,一家人吃的“吸溜吸溜”,每个人的嘴唇都红红的。
杨奶奶煮了绿豆汤冰着,辣着嘴的全家人都抱着一碗喝。沁凉沁凉的绿豆水,绿豆熬化了,喝起来沙沙的,加了白糖,冰甜。
二爷爷沉着脸从村口走来,身后跟着臊眉耷眼的杨国旗。杨国旗是村里的孩子,在镇上小学读五年级,平时就是个淘气的。
这架势一看就是又闯祸了。
杨爷爷心里好奇,又不好问,端着绿豆汤让了一让二爷爷。
杨国旗也渴了,偷眼看盆里的绿豆汤,可看看沉着脸的老校长,没敢开口。
杨奶奶想着孩子难免会闯祸,打算缓和一下气氛,就舀了半碗给杨国旗。
二爷爷居然挡了:“还给他喝绿豆汤?饭都不应该给他吃!”
“孩子淘气了就管,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不吃饭可是气话了。”杨奶奶笑着说了句:“老师打孩子,家长都只有说‘好’的。”
二爷爷还是气呼呼的,却也说了起来,免得别人觉得他刻薄:“你说这孩子气不气人?今天他课上捣乱,老师让他在教室外头罚站,这小兔崽子居然跑去学校的井里撒了一泡尿。学校喝水都用那口井的水,这下还怎么用?”
本还想劝劝的杨奶奶:……没打瘸真是老师脾气好。
二爷爷喝了绿豆汤,拽着杨国旗去见他家长。杨爷爷也溜达着跟去看后续。
第二天,杨国旗的爸爸找人,一起去学校淘井。
一般井水出水不太够了,家里就会请淘井的师傅来家里,把井水抽干了,往下再挖一挖。
学校的井出水还很好,毕竟平日里教职工都喝那水,有些老师住学校,生活用水也用那口井。井水充足,淘井的难度就大。淘井的师傅看过之后,报了一个比平时要高的价格。杨国旗爸爸也只能咬牙认了,打算回头再揍一顿杨国旗。平白多花一笔钱不说了,主要还丢人。
学校的老师也来说他,请淘井的师傅总要说明原因,不然好好的井为啥要淘嘛?然后淘井的师傅也知道了。人家看他那同情的眼神,杨国旗爸爸觉得可以再打一顿杨国旗。
淘井的师傅给井里下了水泵,开始抽出来的是清水,后来变成了黄泥水,一桶一桶的黄泥拉上来。
课间的时候,学校的学生也来看热闹。老师把人赶走了,井边可不是好玩的,“去去去,看书去!都复习好了是吧?考试能考一百分啦?!”
南边的暑假时间长。镇上的老师还在抓着头发出期末考卷,王宁的父母已经来家里了。
少不得要本家、舅家一起作陪,双方对对方的孩子都满意,本着成事的结果谈,你谦我让的,把对方的孩子夸成了一朵花,很快就商量出满意的结果:等十一放假的时候给两人办婚事。
因为孩子的工作在这边,人际关系都在这边,就从杨家出嫁,在王宁厂子的家属院办婚礼,请厂子里的领导当证婚人。等这边的婚礼结束,趁着假期回老家办宴席再告知一下老家亲朋。
王宁爸爸喝着杨爷爷从井里吊上来的绿豆汤,拉家常:“咱们这里的井水真好喝,我今天喝白开水都觉得是甜的。”
杨爷爷年轻时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普通话也能说,只是说起来带着浓重的乡音。
“主要是用水方便。”杨爷爷谦虚地笑,然后又忍不住显摆一番:“以前用辘轳,每天打水费劲得很,现在下了水泵可方便了,电闸一推,水就到水缸了。”
“可不方便嘛!我年轻的时候还每天挑水呢,刚开始去打水,总担心自己掉井里。”
说起这个,杨奶奶可有话说了。她对着亲家母说村里的事:“家里有口井就是危险,咱们村里有人家今年就把小孩掉井里去了,可吓死个人哟!”
杨奶奶说得抑扬顿挫的,王宁妈妈就很担心地问:“那后来救上来了么?”
杨奶奶就一脸敬佩:“那可不,孩子奶奶可厉害着呢。那孩子奶奶本来在洗衣服呢,听见‘噗通’一声,回头一见孩子不见了,又见井盖没盖,赶忙跑去看。孩子刚掉下去呢,她一秒都没犹豫的,喊了救人就拽着井绳跳下去了,把孩子给救上来了。”
杨奶奶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