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丛林里又是热闹的一天,今天还是前往那片异常高大的树林里觅食,这次谢风霁留心记下路线,由于丛林里没有路,谢风霁只能在经过的树上刻下箭头标志;遇到没有树的地方,就在木简上匆忙记下周围的植被特征或地形信息。匆忙写下几笔后,谢风霁忙追上猴群的队伍;几次之后,木简背面也写满了字,很快就到了考验记忆力的时刻。
谢风霁默记了两处地点,在穿过一片略带辛味的树丛后,出现在那片树林面前。
周围的猴子还是先从地上拾捡起,由于没了可记载的木简,谢风霁坐在树上折了一些树枝劈成木片,随后把木片放到背篓里却发现背篓有漏洞,木片放进去很容易滑落——该修补了。
谢风霁站在高处四处张望,终于在与开阔地比邻的一棵相对矮小的树旁,发现了一种藤蔓。
背着背篓下树,他用藤蔓细细的缠绕了一遍背篓。——这种藤蔓上还挂着一种红果子,只有石榴籽大小,由于并不确定这种果实是否可食用,谢风霁把它们扔在原地,让其继续繁衍。而后又扯下一段藤蔓放进背篓里,以备后用。
回到树上谢风霁先填了肚子才开始每日的食物储备。这棵树上的果子成熟后色泽发黄,口感绵软。跟杏很相似,不过两者口感并不相同;外加这种树笔直的树干使谢风霁想到了大学时看过的银杏树,虽然见过的相对瘦小、可那笔直的模样如出一辙。故把这种果子命名为:银果。
待储存了一定食物后,谢风霁想做一根毛笔,路上用石头刻字太慢了,很容易被猴群落下,写字到是快一点。
至于毛的来源,谢风霁看看了自己,一身的毛;右手捋了捋左臂上的一撮毛。这不正好,也不用捕捉其它动物了,折根树枝当笔杆就齐了。
说干就干,由于并没有剪刀,谢风霁尝试用石头割断毛发;除了弄得自己很疼之外,没有丝毫作用。
他看着石头的侧面,拿出一根矛利用矛头的尖石,想给手里的石头磨出个刃。继记号石之后,那块石头又即将成为一块刃石。
这是一个费力气的活,谢风霁磨了好一会儿终于磨出些石粉,抚干净后发现记号石并没有什么变化,到是矛头的石头有块儿地方更尖利了。没办法,谢风霁放下记号石,一手握矛,另一只手臂平放在树干上——像案板上的鱼一样。用石头切割起一撮毛发;值得高兴的是,这次颇见成效的割下一些毛,然而不等拾起,一阵风袭来,它们就随风而去。
无奈之下,谢风霁换了个背风的方向再次尝试;这次成功取下毛。又用果子上的果柄做绳,给那撮毛系了个扣,避免把毛弄乱。
随手折了根树枝,把毛放在树枝一端比划。
该找根绳子,谢风霁看了看自己腰间悬挂木片的细藤蔓——干枯有余,却韧性不足。恐怕会折断。再看新采来的藤蔓——过于粗壮。没办法谢风霁到处寻找合适的植物当草绳,试了各种草叶后,终于发现一种有韧劲的——一种植物茎干。
得益于平常的生活经验和幼时的记忆。看到一种宽叶茎干带有沟壑的植物后,似乎意识到什么,手先于大脑行动。把植物茎干折下来,跟想象中略有不同的手感,使他下意识追寻一种植物折断后显露的筋。他用拇指和指甲把这根茎撕成若干条,最后把充满细丝的部分,捻搓成绳。——两手拽了拽,挺结实的。
望着刚出炉、较之前所有草叶更加坚韧的绳子。谢风霁满意的收手,把之前果柄系成的扣子取下,用这根细绳先给毛系了个扣,再把它绑在“笔杆”的某一侧。如此一支毛笔就做好了。
毛笔做好后,该拿什么做颜料?谢风霁摘了些树叶、花朵和草叶,各自用石头捻磨;尝试做颜料。无奈这几种材料的汁水很少,难以汇成一定量。最后从背篓里找到一种紫色果子,其色泽和丰盈的汁水,经过试验后成为支撑书写的重要工具。唯一遗憾的是需要多找些这种果子。想到这儿,谢风霁忽然想起之前见过的藤蔓上的红果子。
应该正可以用。
谢风霁把红果子用树叶包好,回到树上挨个挤碎,用树叶接取了足够多红汁后,再用毛笔沾取书写。终于把路线补齐了,谢风霁看着上面浅淡的字迹,这种果实汁液并不容易渗透,还好能看清字形。等忙完这一切,终于能闲下来了。
此时大部分猴子早已吃饱了在树上游玩着消磨时光,等待消化完开始第二轮用餐。
谢风霁看了会儿猴群,又随意的闲看风景。静享这难得的片刻时光。
下午,谢风霁到树下收集了很多藤蔓上的红果子,打包放背篓里。回到树上又重新劈了很多木片,然后在木片顶端的左右两侧,挖了个小凹槽,连同上午没来得及弄的木片一起。
他解下腰上悬挂的木牌,翻动了一下,这根旧藤蔓恐怕不能再弯折,谢风霁把木牌挨个从上面取下来。按照书写时间,用新藤蔓重新绑到一起。
将藤蔓在凹槽处缠绕两圈,最后用藤蔓越过第二圈藤蔓表面,潜到第一圈下面,然后用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