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暑假结束,蒋霜升高三。
学校将假期统一调整,每个星期只放周日,月假两天,随之更改的还有早晚自习的时间,黑板上单独空出一个位置,已经写上距离高考的倒计时。
以前觉得很遥远,转瞬就到了眼前。
苏芮咬着笔,忍不住感叹:“不敢想象,高考结束的那天我有多开心。”
前第一名从过道走来,敲了下蒋霜的桌面,道:“蒋霜,班主任叫你。”
蒋霜抬头合书,早有预料:“好。”
“什么事啊?”看着蒋霜走出教室,苏芮扭头好奇问。
前第一名迟疑一秒,平静道:“教辅书的事,蒋霜没写名字。”
“林老师。”
蒋霜敲了下办公室门,站姿规矩。
林老师点着下颚,叫她过去,拉过旁边的椅子,让她先坐下,等她坐好,问:“怎么回事,我看这上面没你的名字,不准备买吗?”
摊在蒋霜面前的,是一份统计名单,学校推荐给高三的一整套的教辅书,让学生自愿购买。班上有一半人写了自己的名字,蒋霜没有。
蒋霜点头。
“169是有点贵,但这已经是学校能争取做大的优惠了,在外面都拿不到这个价格。”老师转动椅子,面对面的,双手交握。
已经到高三,仅靠学校指定的练习册已经远远不够用,这一套也是高三组老师仔细筛选过后定下来的,又争取到内部优惠,已经是最低价格了。
“林老师,我明白的。”蒋霜笑了下,低着头,“我不是嫌贵。”
老师或多或少知道她的情况,叹了口气:“蒋霜,老师对你是最放心的,你这个成绩,今年再努力拼博一年,肯定是可以考上一本的。”
“我会努力的。”
老师拧开保温瓶盖子,言辞恳切:“最后一年了,以前都熬过来了,关键时候可不能掉链。老师是真的建议你能买一套,回去跟家长好好说。”
“……”
到最后,蒋霜被说服,她想先跟舅妈说一下。
月假两天,蒋霜跟陈阳从学校里回去,经过小卖部,先跟舅妈打招呼,旁边坐着的二婶笑道:“眼瞅着都上高三了,没多久,你们家就要出两个大学生了。”
舅妈笑意复杂了些,说考不考得上还难说,转头让他们先回去,先煮饭,她买了条鱼,已经腌上了,让蒋霜先炖上,晚上舅舅也回来吃饭。
一家人难得凑齐。
舅舅在工地上干了一个暑假,人被晒得焦黑,问两人学习紧不紧张。
陈阳迅速刨了口饭,说还行,就是现在时间安排得太没人性,一个星期放半天,吃个饭,就没什么时间打球了。
舅舅一巴掌拍他头上:“都什么时候了,还打球。”
“爸,这就是你狭隘了,打球有助于健硕体格,高考是场持久战,需要体力。”陈阳说得煞有介事。
“那你跟我去工地,混个把月,什么肌肉都练出来了。”
“行啊,我愿意去,就看我妈同意不同意了。”
舅妈白他一眼,比任何语言都直接。
舅舅往蒋霜的碗里夹鱼:“多吃点鱼,对脑子好。”
蒋霜还想着辅导书的事,犹豫着要不要开口,筷子握紧又放开,鼓足勇气叫了声舅妈。
舅妈偏过头看她,脸上带笑,问蒋霜还记不记得陈莉。
“记得。”蒋霜点头,两个人是初中同学,陈莉成绩一般,没考上高中,去读了技校,虽然是同班同学,但蒋霜跟她关系一般,没什么来往。
“我就记得是你是同学,她上个星期结婚了,嫁去镇上了,男方家里条件蛮好的,卖过地的,房子刚建,彩礼就给了五万,父母也年轻,往后生个孩子,日子不知道有多好过。”舅妈道。
舅舅问:“是街道上住着的刘家?”
“对,就那家。”
陈阳也认识陈莉,插过话:“这么早就结婚了?”
“早什么,遇到条件好的嫁了,总比挑挑拣拣剩下的好。”说着,又举了同村女孩的例子,年轻的时候仗着条件好这挑那挑的,到最后嫁了个二婚的男人,给别人当后妈。
“时代不一样了。”陈阳反驳道。
舅妈不耐烦地道:“什么时代,都是要结婚生孩子,你以后不结?你姐以后不结?读书读书,读到最后还不是要嫁人。”
酝酿很久的话哽在喉咙里,蒋霜笑得勉强,又咽了回去。
陈阳小声嘟囔:“不结也没什么。”
舅妈都懒得搭理他,转而问蒋霜:“霜霜,你刚才要说什么?”
蒋霜摇头,说没什么。
待在家里时间蒋霜也没闲着,舅妈最近腰疼,上了村里卫生院输液,她跟陈阳轮流着守小卖部,做完饭给送过去,但输了两天没见好,舅舅想着上市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