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上的向月基地内,一下子送走大批哨兵向导后,留守成员们难免觉得有些过分清净。
希娜打开日程表确认接下去48小时的工作。作为普通人,她的职责范围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比如,目送漫天起飞的机甲离开基地。
“叮咚——”
门外的访客提示音响起。
“谁啊?“希娜感到奇怪,连忙去开门。机器人扫描她的脸,解锁胸前封锁的储物柜,显露出厚厚一叠用泛黄牛皮纸封存的文件袋。牛皮纸袋外头还包裹了透明塑料贴膜,膜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诱导体’地域统计资料(原始数据)”的字样。
身为宇航员的希娜正在攻读人类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她研究的课题正是“诱导体”,一种于十五年前被提出的物质。提出者认为应当存在某种重要介质,作用于普通人类分化为哨兵向导的转变,并将这种介质命名为“诱导体”。
“诱导体”的提出无异于当众驳斥了大众普遍接受的“遗传论”,即转变来自于遗传,而初代哨兵与向导则是通过基因突变。这种说法之所以被普遍接受,得多亏了几个世纪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遗传概念在人类脑海中根深蒂固。
“遗传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诱导体论”的没落。
所以希娜选择的这个课题在她所处的时代极为冷门,发展了十多年也几乎毫无进展。提出者孤独地主张自己的学说,带着当时为数不多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
可惜资料整合完毕的不久之后,研究者突患疾病过世。参与调查的学生们纷纷更换导师、调整研究方向。
那份宝贵却备受冷落的数据资料,就此孤零零躺在资料库中,十多年不见天日。
幸好向月基地的优先级极高,小小的博士论文数据也准许调阅了国家数据库的资料原件。
希娜解开塑料封皮,指尖的皮肤触摸着粗糙牛皮纸。她有预感,“诱导体论”必定会战胜“遗传论”成为主流。因为“遗传论”不可避免拥有时代局限性,当且仅当遗传环境稳定时才能遵循“9331”的概率。
可很多人忽略了,哨兵向导的存在是应对了宇宙中忽然出现的类电磁炮攻击。地球原因的稳定遗传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那么为何就能笃定人类的分化仅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非是宇宙的操控。
也许,宇宙像发动类电磁炮攻击一样,也给人类发送了一道“保命符”呢?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研究人员还无法解释发动攻击的理由。末世忽然降至人间,像极了北欧神话当中“诸神黄昏”的预言。可偏偏人类这个族群向死而生,又隐隐对应了“诺亚方舟”,挑选其中一批人在洪水滔天中活下来。
希娜不信诺亚方舟,也不信诸神黄昏,如果她信了,那么她自己所代表的普通人无异于都要被放置到死地。
死地?“人类,一定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希娜一圈圈绕开封口的白线。
封口敞开的一瞬间,她闻到清淡的油墨味道,穿越时间与空间,传递到她的手上。
希娜抽出数据,将停滞多年的“诱导体论”研究就此拉上正轨。
……
东二区的危机愈演愈烈。
许多人忽然站到需要做出抉择的路口,明哲保身,或者舍己为人。
命运分岔路口的倒计时也许只有短短一分钟,岔路口后的人生便南辕北辙。
“齐鸣骁!最新的命令下来了,优先保全向导!”
气头上的哨兵重新夺回机甲的掌控权,强势开启了那扇朝他关闭的舱门。
施祁面上显露出一副得胜的表情,自以为胜券在握。“这次谁也休想叫我让步。”
遭到叫嚣和挑衅的人并未搭理施祁,因为决定权从来没落到过施祁的手里。除开一些情感因素外,整件事情可说与他毫无干系。而作为正式服役人员,情感因素这种过于私人化的任性需求是不该在战场上去要求别人满足的。他们手握无数人命,容不得任性。
哨兵与向导应该仅仅是为了更好完成任务才组成的搭档而已。
听说在外太空攻击更加无序的时代,有些哨兵甚至克服过向导牺牲、连结断裂的痛苦,现场找寻同样失去搭档的同伴临时搭建精神连结,然后继续完成任务。这些事迹随历史记载代代流传。
不过这种应变能力的弊端是精神连结过于单薄,双方配合粗糙,但优点也是连结单薄,便于搭档随意调换。
碎掉图景、沦为普通人的齐茗笑终于苏醒过来。
她瘫软在椅背倾倒的座椅上,双手虚虚握着,勉强稳住身形。她醒来后深思辗转千回,眼皮下的眼球跳动。她的精神图景破碎了,向导生涯可谓彻底断送,往后会成为连普通人都比不上的废物。往后除了倚仗最基本的福利待遇,她连下一次攻击到来时能否自保就没底气。
此刻有人愿意移植精神图景给她,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