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浩开始特别忙,因为大批官员落马暂时空缺,他的事务就忙了许多。燕回也在忙,她忙着研究打谷机,她前世用过农村的老式打谷机,知道些大致原理。可实际制作起来就不是一般的麻烦,那个齿轮的制作就很难做出来,用木头制作齿轮就是一个相当精细的工作,何况要制作出两个有带动转动的齿轮,前前后后的花了两个月的时候,还是麦黄感兴趣才制作出来。在六月初,一架粗制的打谷机出来了。麦黄欣喜若狂,而燕回却不怎么满意。因为齿轮和轴是木制,很容易损坏。就将东西放在一边不想理。有成品在罗大全倒也有了些兴趣,最后父子俩又做出了一台精致的打谷机,在收稻谷的时候抬到百姓家里使用,使用起来倒是方便,但其制作成本高,价格高,百姓是不愿花钱购买的。
那台制作精良的打谷机也就收到了府衙里,给人观看。
盐蛋有前一年做成了蛋黄酥,今年逐渐发起来包粽子时使用,做月饼时使用。盐蛋的使用越来越多,养鸭户也越来越多。
陈安棠天天习武,人小有时懒点,但也不妨碍师傅对他的好评,因为他对这方面确实上进。习字读书也还算认真上进。
陈之浩和燕回夫妻恩爱,日子过得畅快。燕回还是到年底就盘帐,那年离开陈之浩到府城落脚后身上的银子不过千余两。次年开始做生意后,铺子的收入还不错,每年都有千两以上的收入,而且每年都在增长。
燕回和陈之浩还是住在泉水街二巷,跟同官场的人也交往不多,府城里不论是哪位同僚家办事,陈之浩夫妇都是礼到人不到,他们并没有想要升多高的官,也没有想过非要跟某人交好。陈大人每天正常当差,下值后不出意外都会准时回家,然后就是跟在夫人身边,一起做事一起看书一起带孩子,一家老少仆人对陈大人不太有骨气喜欢跟夫人打转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燕回时间多了起来,就养成了听别人家的故事打发时间,尤其喜欢高门大户的故事,时常坐在院子里听着家里仆人从外面找探来的故事打发日子。
日子过得也快,转眼就来到陈之浩任知府第三年的年底,陈之浩要回京述职。陈之浩不想跟燕回分开,而且燕回也没有进过京,就想着带一家人进京去看看。罗大全一家也没有进过京,这些年忙忙碌碌的生活,于是一家人收拾进京。
进京的过程并不愉快,二十来天的路程天天都在马车上,幸好一家人在一起有话可说。跟着一起进京除了陈健陈康,还有陈秋田,王婆子,父母院里侍候的李婆子。菊花这次没去,她主动说要在家看着食铺的生意,食铺这几年也确是她担主力。
一家人来到京城,已经到了腊月中旬,包了客栈的一个小院子。皇帝这次一样亲见了陈浩。皇上首先感叹现在方便面倒是随处可买,就是没有陈之浩家的味道好。陈之浩说这次也带了些,到时候交给继平公公看怎么带进来。
“听说你家娘子又折腾出不少东西,真当是娶妻当娶贤啊!可听说你一直住在岳父家里?你就不怕别人笑话你?”皇帝笑了笑说。
“臣父母双亡,那些年全靠岳父岳母帮衬,臣早已视他们为亲生父母般,臣孝敬父母别人不会笑话。”陈之浩一板一眼地回答。
“委屈吗?”皇帝突然问一句。
“嗯?”陈之浩跟上不皇上的思绪,只能本能的反应。
皇上看他的反应,有些想笑,“立了那么大的功,又受了重伤,差点丢了命,朕没有给你封赏,你不觉得委屈吗?”
“不觉得,陛下已经给臣太多恩典。”陈之浩确实不觉得委屈。
“好,知道了。把你摆在府衙的打谷机东西给朕送过来看看。”
“好。”送给皇上比摆在府衙好。
陈之浩任职满三年,没有升职,还是任樊安知府,升成了四品知府。
陈之浩述完了职,准备年后就往家去,年前的几天让家人在京城游玩,他也还需要拜访几个同窗和好友。
那日,陈之浩就带着家里人去京城最大的戏院听戏,不是提前订票的没有包房,只能坐在一楼大厅里,一家人围在两张桌子旁说笑,等戏开场。却不知皇帝已经封笔,也到戏院来听戏。站在窗口的继平公公看到楼下的陈之浩一家,皇帝也就好奇地往楼下一望。这一望脸色都变了,“继平,你仔细看看跟陈之浩在一起的那个中年男人。”
继平公公仔细一看,也是惊了一跳,战战兢兢地说“皇上,这……臣惶恐”,然后伏在一旁地上声也不敢出。
“走,下去看看。”皇上却突然起身向外走。陈之浩一家是首次在京城的大戏院里听戏,大家东望望西看看,想增涨些见识。燕回看着戏院,跟电视剧里还有些差距,至少庄重些。
陈之浩正想起身给岳父添茶,就看到皇帝一身便装地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继平公公也是一身便装。
陈之浩还没有反应过来如何应对,继平公公就先开了口:“陈公子,黄三爷在楼上看到你,就想着下来打个招呼,陈公子这是带一家人来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