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派自然是朝中的武将,和文官可以熬资历升迁不同,武将的升迁要么简在帝心,要么看战功。光凭稳定治安、治军有方就想升迁,那得看运势。
没有运势,十年八载也难升一级。
武将升迁最快的就是有战功加上简在帝心,那升迁速度犹如一步登天。但对于他们这些武将来说,简在帝心还不如让他们上阵杀敌。
帝心深不可测,他们这些粗人哪会讨好陛下。
倒不如上阵杀敌来得快些。
可惜大汉这些年来一直秉持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鲜少有战争,面对匈奴的侵扰犯边,采用的也是和亲等怀柔政策。
没有仗打,自然也就没有战功可立,升迁更是遥遥无期。
好不容易陛下想打匈奴了,那些文臣还百般阻拦,尤其是汲黯和主父偃这些文臣,一个劲上书陛下,说这不能打那不能打。
没想到陛下最后还是打了,而且还打赢了!
只是……战功最多的为什么是卫青?
他打过仗吗?
骑奴出身,被破格提拔为建章监、太中大夫已经够走运了,还当上了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这话要不是出自神女之口,他们非得骂一句“一派胡言”不可。
可偏偏出自神女之口,武将们看向卫青的眼神十分复杂,审视有之,质疑有之,还有几分羡慕嫉妒。
主和派想得更多,大汉和匈奴之间一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和平关系,匈奴骑兵防不胜防,且马壮兵强,大汉的精兵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抗衡,当年高祖的白登之围距离如今也不过七十载。
匈奴人这些年更凶残了,估计更不好对付了。
大汉也没有办法灭掉匈奴,就算打下匈奴的地盘又如何,匈奴人与大汉不一样,匈奴人以游牧为生,只要有草原就能活下去,大汉百姓则是以农耕为生,地在哪里,人在哪里,地没了,人也很难活下去。
匈奴那块地不适合耕种,就算打下来也无法治理,如此耗费这么多钱财、民力打匈奴就不值得了。
更何况,如今的大汉根本打不过匈奴。
所以,面对匈奴人时不时南下,对边境的城池烧杀抢掠,他们虽然苦恼,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打回去固然能消气,可匈奴缺衣少食还是会继续南下。
于公如此,于私他们就更不愿意汉匈交战了。天下太平,他们的才能被重用,无论是教化百姓、案件审理、赋税征收等都是他们的事。
可一旦战事兴起,陛下一定会重用武将,朝堂上就这么多位置,武将被提拔上来,就意味着他们的位置变少了。
而且一旦打仗,国库的钱粮必定紧着战事,他们想申请国库的钱发展民生就更难了。
总结:打匈奴对他们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那还打什么?
主和派心里郁闷道,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宣之于口。毕竟说这些话的是神女,神女都明确地告诉他们会赢,他们还百般阻拦,陛下肯定会让他们身首异处。
备受瞩目的卫青如芒在背,对于刘彻毫不掩饰的喜色感到心虚,未来的他当真能做到那一步吗?
如果可以,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顾青柠继续道:“至于霍……去病。”本来想说霍小将军的,可看着霍去病一脸稚嫩的模样,又把话咽了回去,谁能想到冠军小时候长这样;
唇红齿白不说,脸还贼嫩,眉宇间虽然英气勃勃,但抵挡不住才十岁啊!
“霍去病十八岁被封为剽姚校尉,初战便功冠全军,被封冠军侯。他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
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祖父,匈奴的相国、高官,并且俘虏单于的叔父罗姑比[1]。
此后六战六捷,河西之战中,生擒单于子,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此役,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此役后,西北边境再无匈奴进犯,大汉彻底掌控了河西地区。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2]
漠北之战中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3]”
霍去病虽然对顾青柠神女身份还有疑心,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听到卫青的事迹时,他两眼放光,听到自己的时,他看向顾青柠的目光变了,这肯定就是神女!只有神女才会说得那么准。
冠军侯,这个封号他喜欢!
霍去病骄傲地挺了挺胸,看向卫青,仿佛在说:舅舅,看我厉害吧?
卫青没有霍去病乐观,担忧地看了眼霍去病,这么早就让去病知道将来的事也不知是福是祸。
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