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友情(1 / 1)

“笔友”?!这是新的名词吧?也许。

在学校,新的名词不断地出现,比如“代沟”就是父母不了解子女,子女不理解父母,两代之间就像隔着一条沟。“笔友”就是以笔会友的意思了。一个新词的出现,就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就好像还没有飞机之前,人们只知道鸟类会飞,不知道机器也会飞,研制出来后就叫“飞机”了。

交笔友这股风在校园刮起来后就越刮越热。信件一天比一天多,传达室的阿伯每天都要把信分好。几次郦冰去取信都会发现高一或高二电子班的信放在自己班上,她向阿伯一笑说:“这封信不是我们班的。”阿伯接过信看看,似是对郦冰说又似是自言自语:“老糊涂了。”这并不是他老了,而是信件确实太多,特别是圣诞节或元旦之类的节日,贺卡多得连老师们都目瞪口呆。

交笔友究竟是利还是弊,在高三电子班的一次班会课上也讨论过。

有些同学说好,有些同学说不好。正方持着五个观点:第一、充实自己,第二、有利于了解异地风土人情,第三、更好地认识社会,第四、有利于互相沟通,第五、有利于交流学习;反方好持着四个观点:第一、浪费时间,第二、给自己带来烦恼,第三、不现实,第四、不放心。

苏杏珍认为交笔友要有才有貌,像自己身边都没有多少朋友,还指望远方?她曾试过交笔友,开始几封信来往都很密切,但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照片。苏杏珍认为既然成为笔友了,寄张照片给他又何防。然而,事情并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好,那笔友再也没有给她写信了。以后她就不再交笔友了。

虽说苏杏珍没有美貌,但姚梦苑是公认的班花,她交笔友的结果和苏杏珍一样。

姚梦苑身边也有不少的好朋友,比如郦冰、金玲敏、司徒晓星等等,她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自己的心事也很少向他们说。父母离异后,多么想有位知心人能够听自己诉说,凭着这样的心理也想交笔友,可不知怎么选择。她在某杂志征友栏里找了一大堆的名字,觉得这位好,那位又不错,总是决定不下来。于是就干脆把那些名字写在一张张的小纸条,抓到那位就那位,听天由命。结果一位叫贾清平的男孩很幸运。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收信和回信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姚梦苑就收到贾清平一封又一封的情信。太不像话了,她觉得这位“贾小子”真的是假小子。从自再也不回信给他了,并且把那些信件撕得粉碎,满房间一片片雪花似的,感觉好冷好冷。

双手托着两腮,杜莹的影子浮现在眼前。他在同学们眼中是个文弱书生,不喜欢接触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孙富说他不知是哪个寺出来的和尚不近女色。同学们还认为他不关心集体,可我对他就有不同的看法。他并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那种只为自己的人,有次看见他和别班一位同学在争吵,原因是那位同学把一个零食袋扔在我班的卫生区内,若不是他,卫生检查员又要扣班的卫生分了。他是关心集体的,只不过不表现自己罢了。自从那次班会公开课后,同学们对杜莹又有不同的认识,但我对他始终如一。那位贾小子太可恶了,除了杜莹,我的心不会再容另一个男孩的。我想到哪里去了呀,姚梦苑打了一下自己的头。她总是不能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地又想起杜莹。

她看过一本关于少男少女心理方面的书,说青春期的少女们总爱编织自己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这是少女的心。这种说法使姚梦苑又不完全怪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嘛。

杜莹认为每个人的特点和处事方法不同,交笔友的好与坏只不过因人而已罢了。比如中学生该不该看电视,过年应不应发利是等等,在某些杂志和电台上都谈论过,谈来谈去结论无非有三个,一是利,二是弊,三是既有利也有弊。得出这样的结论等于没无结论,都不是肯定的统一的。这些现象并不是科学问题,而科学只有一个结论,譬如要发射卫星,很多科学家们在研究得出唯一的一个方案后,卫星才能成功发射。

姚梦苑觉得杜莹的处事不同寻常,他不仅有女孩的细心,还有男孩的刚毅。杜莹有不少笔友,都是一些喜爱文学的文友,那么那些女孩也给他写情书吗?想到这个问题,姚梦苑有些难勘,不知为什么自己总是很在乎杜莹。那本有关少男少女心理方面的书在最后说,少女们种种编织美好的爱情故事和现实是很大差别的,脱离了现实生活而梦想的,往往是没有美好的结果的。这些使姚梦苑不安,她不相信追求的梦想不可能不能实现,她要用自身的实际来推翻这种说法。

笔友这份他乡的友情,学生们谈论的结论正如杜莹所说的那样:一是利,二是弊,三是既有利也有弊。那么家长、老师们又是怎样看的呢?

最新小说: 心灵终结:新世纪 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 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 [穿越]影后逆袭路 废土种田后,我在安全区横着走 量子追凶:数据亡魂 快穿和快穿的巅峰对决 清白被毁?重生医妃冠宠全京城 【沉香如屑】:渊钦两生缘 都重生了,谁还当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