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夜歌读完这个故事时,窗外也正好在下着雨。
被故事带动的心潮澎湃冷静下来后,她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是疑惑。
这个故事看起来一点也不伟光正。她甚至怀疑它能否正常上映。
索菲娅这个角色,是非常罕见的,自始至终都身在主角阵营,却完全灰色,甚至近乎黑色的一个角色。
她从来都没有什么超越时代的大善或觉醒,救丽娅是因为姐妹之情,凌迟佐山是因为他害死了自己的表妹阿芷。
后来传递消息给小竹,帮助小竹炸毁日方秘密试验基地,救出被当做实验器材的小竹家人,也完全是因为私情——因为阿芷。
“他怎么敢动我的东西?”
索菲娅小公主自幼骄纵暴戾,她精心豢养的兰花被摧毁,对她而言,就算对方被千刀万剐,家门全灭,也难消她心头之恨。
她要将他生前毕生的追求、心血,全部毁掉。
后期索菲娅对小竹的援助,对索菲娅而言,报复才是主要的,救人只是顺便的。
在炸毁试验基地,救出那些无辜的平民的时候,索菲娅或许有过动容,但这动容本质还是源于对阿芷的移情作用,源于对只见过一面的母亲的深深思慕——他们是她们的同乡,甚至是她们的亲属,他们身上,同样有着她们的影子。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索菲娅的故国时,她压根就懒得管,对她来说这还没有海因里希的好心情重要。
这是个极其暴烈、任性、自我中心的孩子。
她有着与其兄长如出一辙的迷惑人心的外貌,与极其恶劣的、恶魔般的本性。
在这个故事中,她的贪婪、傲慢、桀骜、冷漠、奢靡……都一览无遗。
甚至很难对她做出过多的升华——她所有“正义”“正确”的举动,如救丽娅及其同伴,救小竹,援助小竹,暗杀日X高官、炸毁试验基地、救出无辜平民……都源于私情,都源于她极度自我中心、任性暴烈的恶劣性格。
她也并不是不争不抢轻视名利的人——她自小就擅长利用兄长对自己的偏爱来满足自己的心意。在以代理家主的身份发号施令,凭借奥古斯塔家族的权利尽情施展抱负时,她可是享受得很。
你甚至没办法用“平庸之恶”来形容她,她曾亲手执掌那个古老而强大的家族,在兄长的背书下挥斥方遒。
她确然曾坦然地享受奥古斯塔家族用他人血肉浇筑而成的财富,也确然在那个变动的年代,依仗自己兄长的权势为所欲为。
她依仗着自己血亲的偏爱,将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喂了个饱。
她是用鲜血浇灌出的黑色玫瑰,也是日日食肉吮血的豹。
她像是导演为了满足自己对某种特定美学的追求而创造出的角色。
——这倒的确是,非常之美。
蓝瞳雪肤,黑发如海藻的孩童穿着类似睡袍在灯火摇曳的古堡中奔跑,寻找自己的兄长;军装冷硬、眉目英朗的混血少女,在层层帷幕遮掩的庭院之中,与穿着和服的柔美少女缠绵而又暗藏锋芒地过招。
从异国读书归来的贵族大小姐,选择了最低贱的奴仆为自己的贴身侍女,并亲手教她写字,作画,烟雨蒙蒙的青砖黛瓦里,她们相伴过一个又一个的午后。
但过多的偏爱,对一个角色而言,并不是好事。
顾夜歌曾经听说过一个言论,若一个作者非常爱一个角色,那她一定会让他在作品中死掉。并死得轰轰烈烈。
当他死去的那一刻,所有的罪恶,也就都随他而去。
海因里希死在柏林守卫战。
如果说索菲娅还能算是灰色角色,那么她的兄长,帝国少将海因里希,几乎就是纯黑了。
与大多数作品不太一样,这个金发蓝眼、俊美到令人心悸的青年,并不是那套理论的拥护者。
但这绝不是因为什么人人平等观念,相反,他不狂热的原因可能更糟,相比于民族,奥古斯塔家族一直更重视自己的贵族身份——直白一点,对他来说,阶级更重要。
这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首先,奥古斯塔家族一直与众多欧洲王室通婚,海因里希本人,祖上就有西班牙公主、英国王室、法国女伯爵的血统,对于全员“混血”的海因里希家族而言,他们在那套体系里并不占优势。
甚至由于奥古斯塔家族和那位女皇的密切关系,一直到近代,都有多位成员在罗曼诺夫王朝担任高官,也因此,奥古斯塔家族一直被怀疑有一部分斯拉夫血统。
对于幼年接受家族教育而非国.家教育的海因里希而言,相比于那些在街头兴奋地争抢犹太邻居的财产与房屋、因为贫瘠而充分展现人性丑陋的平民,他显然是和那些受过精英教育、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俄国亲戚更有共同语言。
他是不会去思考,后者能接受精英教育,正是因为建立在前者身上的剥削的。
即便他清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