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1 / 2)

没有一个皇帝希望头上压着一个太上皇。

大清的太上皇只有一位,那就是乾隆皇帝。

大清之后的几个皇帝宝华都亲眼见到过,对于这个所谓的盛世皇帝之一的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清朝皇帝喜欢称当朝为盛世,还把康熙乾隆时期称作康乾盛世。

大多数人对康乾盛世这个词都不陌生。

因为从教科书到影视剧,对于康乾盛世的阐释随处可见。

这里所谓的康乾盛世,通常指清朝玄烨、胤禛、弘历的统治时期,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是从1662年到1795年共134年。

也有一些后世学者,试图更精确一点,遂把康乾盛世的起点定为鳌拜倒台的康熙八年,终点为王伦起事的乾隆三十九年,是1669年到1774年共105年。

但在宝华这个旁观者视野里,这个康乾盛世时间更短。

只是康熙中期和雍正时期算盛世,康熙后期在国库比朝臣们当做私库的时候,财政的紊乱已开其端。

要不是康熙选中了雍正当皇帝,雍正又是眼里不容沙子的铁面皇帝,这盛世早就终结在康熙末期了。

可惜,雍正把大清重新抬了起来,又遇到乾隆这个败家子。

可以说宝华看着乾隆从一个皇子到皇帝再到太上皇的。

乾隆可不是心甘情愿当太上皇的,都怪他嘴贱,在登基的时候这样说道:“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乾隆虽口头上说不敢超越他祖父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但他能不能活到这个岁数,当时谁也不清楚。

这或许只是乾隆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寿命目标,从内心上讲,他虽然是很希望自己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在古时候七十已经是古稀之年了,更不用说八十五岁了。

不仅世人把乾隆这话当戏言听,就连乾隆自己也没有把这句话当真。

纵观历史,七十岁以上的皇帝寥寥无几,就连他的祖父康熙大帝也在六十九岁龙御归天。

乾隆不觉得他能活到七十岁,就算能活到七十岁,也绝不可能活到八十五岁,也就是兑现诺言的那个年纪。

所以他的这番戏言真就是嘴巴空了说说的。

然而,他的这番“宏愿”到了乾隆六十年居然成真的了,此时面临的退位问题,对于八十五岁高寿的乾隆来说,真真是如鲠在喉。

皇帝嘛,一旦成为万万人之上,掌控着无上权利,哪里还愿意把这权利拱手让人。

可惜乾隆不止说了,还传旨昭告天下,此刻不退位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君无戏言是一句谎言。

没办法,他只能禅让退位了,可就算乾隆退位了,他还要求:“嗣皇帝(嘉庆)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至错误。”

也就是说,成为新皇帝的嘉庆,实际上仍是空有皇帝之名的储君。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禅位也不过是乾隆忽悠人的把戏罢了,他禅位做太上皇可不是像前代那些失势的太上皇一样只能优游无为。

直到临死前乾隆还牢牢把握实权,只不过借着禅位表明自己讲诚信没有违背诺言,说六十年退位就六十年退位,以诚待天下,还能借机摆脱细小繁琐的事情,更有利于他自己延年益寿。

更是冠冕堂皇的说他可以手把手指导嗣皇帝,让嗣皇帝提前上岗朝夕聆听他的教导,不至于犯错云云。

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嘉庆登基了就跟没有登基一样,朝政还尽归乾隆这个太上皇。

都说乾隆最像康熙,可在宝华眼里,比起康熙,乾隆最像的是福临。

只是他比福临运气好,有雍正勤勤恳恳的铁面皇帝在他前面挡着,还传给他一个充盈的国库。

福临为了跟多尔衮对着干,可以扶持吴三桂这些异姓王,留给康熙三藩的隐患。

为了和大玉儿对着干,不满大玉儿插手朝政和后宫,可以一个堂堂皇帝之尊去五台山出家,虽然最后玩脱了,但也只有他这种“万事不过心”的童心皇帝才能做到的。

虽然宝华看不惯大玉儿,但不得不承认她很聪慧,对朝政的敏感度也高,做出的决定也是最有利大清的发展。

这也就造成了福临开局虽然“惨”了一点,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走错路,到底还是有一个好儿子,和好额娘帮他把大清扯了回来。

而乾隆跟福临一脉相承,自私到骨子里。

为了他明君的名声,他在位的时候一直充盈国库,不为别的,就是想要在帝王起居录里和史书里的生前身后名。

康熙去世时,整个国家库存银两还剩两千余万万,雍正死后剩三千余万,乾隆便想着他应该青出于蓝胜于蓝,于是不断的充盈国库,使得国库的钱财一增再赠,最高的时候达到雍正死时的两倍还多。

最新小说: 缘,永无止境 宠妃 丑女逆袭:金主大人求放过 朱颜玉色 天造地设?! 汴京春深 惹她干嘛,全系小师妹打爆你狗头 惹火甜妻:总裁大人,别傲娇 首席男神在隔壁 半欢半爱:千金步步惊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