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府的百姓对楚宁的到来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沿街百姓更是驻足纷纷围观,对这位新来的当朝驸马爷充满好奇和期待。
因为开原这座城市已经被朝廷遗忘太久了。
久得老百姓都差点以为他们不再是唐国人。
楚宁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不负百姓的期望。
因为这以后,也将是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力量。
入城后,楚宁在卢义的陪同下,参观了开原府的城池、府衙、兵营等地。
一路上,卢义详细介绍了开原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楚宁听后,深感接下来自己面临的困难很是艰巨,但他对此却是信念坚定,信心满满。
因为在楚宁看来,自己已经有了青山县的经验,只是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当务之急,是安定民心。
毕竟这开局,已经远远超过他初来乍到时的境遇。
于是在参观完毕后,楚宁回到府衙,便让卢义召集开原府一众官员商讨接下来的工作。
现在楚宁作为辽东地界的军政一把手,开原府总督。
而他也将面临新的职务改变:
首先,关于辽东地界赋税的征收以及徭役的分配;
其次,辽东界内法纪的维护与治安的保障;
再者,领导界内大型工程发展,比如水利设施的修建,学校的设立等;
然后,对下属各县进行巡视,考核官吏的业绩;
此外,还将致力于民众的教化。
并且,还包括向民众宣布朝廷的重大事项,向朝廷上报忠孝节烈等事迹。
在这些事务中,赋税的征收则是楚宁应该视为重中之重的东西。
所以面临现在的职务转变,楚宁必须把工作任务进行分配,他不可能把所有心思花在这些事情上面。
而作为开原府官员,自然就要各司其职。
这也算是楚宁作为上任以来的第一次集体会议。
会议上,楚宁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都是早在京都之时,便议定好的。
其中也包括左相余天正提出的一些政令。
卢义听后大为赞赏,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楚宁的工作。
随后,在场官员又就军事、政务、民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关于民生问题,则是楚宁一再强调的事。
必须做到以民为本,这些事都是楚宁经过后世人总结出来的。
卢义听闻后,当即接言说道:
“楚大人说得好!我们不仅需要在军事上加强防御,更需要在民生方面下工夫,只有重视老百姓,以民为本,才能真正让辽东重焕生机。”
楚宁点头,目光坚定的附和道:
“既然如此,我们便从今天开始,着手整顿辽东。
首先,加强军事防御,修复城墙,挖掘护城河,确保城市安全。
其次,发展经济,繁荣民生,吸引人口回流。
最后,鼓励商业发展,让开原府成为唐国第一座经济特区城市。
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原府官民一心,齐心协力,必定能让辽东书写出辉煌!”
在场众人听闻,皆备受鼓舞,无不颔首称赞,纷纷表示愿意为辽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楚宁看着眼前的队伍,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此次奔赴辽东,征程注定艰难,但他有信心,带领好这支队伍,让辽东焕发出新的生机。
公孙伯马更是对楚宁投来赞许的目光,在他看来,这里以后也必将是他展示毕生才华的地方。
可对楚宁来说,虽然他眼下急于想要推行新政,可他知道,辽东地界远离朝廷,自己初来乍到,没有根基,更没有拥护者。
而如今京都朝堂里,康王一族的宗亲势力太过强大。
左相余天正只是一介文人,手中没有兵权,倘若此时急于全国推行新政,必然会动掉门阀士族们的利益。
所以在没有巩固自己权利的情况下,就想搞革新,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楚宁不可能冒这个风险。
……
入驻开原府后,楚宁便立刻着手进行城池的修缮和加固。
一座城市,必须该有它的样子。
这在老百姓眼中,更是一座精神丰碑。
楚宁将此次从京都带来的三千官兵,全部投入到城池的修缮和加固中来。
另外,他还让人贴出告示,动员城中的百姓,共同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
这座城市的发展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他们才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情感。
在楚宁的领导下,开原府的修缮工作有序展开。
城中的百姓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