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禄八年(1565年)五月初,在农忙全部结束并且军势也做好了全部准备,肥后调略也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却没有任何太大的进展以后,我少弐方众人开战的情绪也热情高涨。 在多次评定制定进攻计划后,我心中期待的那个大事依然没有发生过但是肥后攻略也不能停下,于是命令本次战事的筑后众略做休整,等待我的命令,随时率军攻入肥后。 为了这次战事,我花了大价钱委托御用商人神屋宗湛和岛井宗室二人准备了无数粮草,规模之多甚至可以完全支撑一万余大军数月之用。 当然,虽然我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肥后征伐上,也依然在极度期待今年马上就要发生的大事:永禄之变。 三好长庆在永禄五年(1562年)的教兴寺合战中,打败了田畠山高政,再一次稳定近幾地区的局势,并且在次年永禄六年三月细川晴元也病死。 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继承人三好义兴病倒。三好义兴作为三好家的继承人,还是比较靠谱的,无论是战事还是管理方面都非常有能力,据说和足利义辉的私下关系也非常不错,朝廷方面乃至公卿们对三好义兴的印象也很不错。 三好义兴死后,三好长庆开始了迷之操作,一般主流观点认为是三好长庆因为数年间连续损失数位至亲,导致精神恍惚,就是传说中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在处理事物的时候经常会失去基本的判断。 与之伴随的,是三好家的威势在近幾地区大幅下降,这自然引起了一个人的悸动:足利义辉。 足利义辉重回京都之后,三好长庆父子对他可以说是礼遇有加,基本上就是除了实权,要啥有啥。 足利义辉也算是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他便满世界去调节日本各地大名之间的纷争,一方面是为了所属强有力大名们的支持,让他们摒弃前嫌,发兵上洛。另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彰显征夷大将军的存在感,不然再这样下去,更没人鸟征夷大将军了,幕府体质也要崩溃。 但是足利义辉不明白的是,各地大名来找朝廷,找幕府,送金送银,大多有着自己的目的,为的是朝廷的官位、幕府的职役之类的,总之都是为了要名头。 三好长庆当然明白大名们的心思,所以足利义辉满世界找存在感,这种事他也懒得管。 三好长庆病倒之后,足利义辉自然是起了心思的。 于是双方博弈正式拿到了台面上。 永禄七年,因为这一年是甲子年,按照传统,朝廷是要改元的。于是三好长庆向朝廷上书请求改元。 但是这种事情按照常规操作来说,应该由幕府将军来向朝廷上书,三好长庆如此做,可能也是在借此展现自己超过幕府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然而,三好长庆上书之后,朝廷表示断无此疏! 没有对三好长庆的上书进行任何回复,也就是等于在说:滚犊子。 此时的始作俑者还是足利义辉,为了展现自己的话语权,上书朝廷要求不改元。朝廷公卿们这次站在了幕府的这一方,打破了传统:甲子年没有改元。 这同时是日本自从明治之前,朝廷唯一的一次甲子年没有改元。 所以从这件事看出来,三好长庆本人威望的下滑可见一斑。 同年五月,三好长庆又干了一件自毁长城的事:他将自己的三弟安宅冬康叫到饭盛山城,然后将他杀了。 要知道安宅冬康可是三好长庆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至亲骨肉、手足兄弟了,但三好长庆却认为安宅冬康会给自己心定下的继承人三好义继造成威胁,因此将他杀掉,给三好义继铺路。 当然大部分人认为是因为松永久秀诬陷安宅冬康谋反,但这样的说法非常不太靠谱,(作者认为)杀掉安宅冬康应该是三好长庆自己的想法。 安宅冬康死后,三好长庆好像是精神问题好了一些,脑子又清醒了一下,顿时感到无比的后悔,一时间气血攻心病情又加重了。 于是三好家所有事务都落到了新的继承人三好义继的手上。 三好义继是十河一存的儿子,本名十河重存,三好长庆将他纳为养子。 但当时三好长庆的选择其实有很多,安宅冬康有儿子安宅信康,三好义贤更是有三个儿子,但三好长庆却选了十河一存的独子,使得十河家又只能将三好义贤的次子弄来继承家名。 三好长庆之所以选择三好义继,应该是出于平衡三好家各方势力的考虑。 不过三好义继太年轻,三好长庆又病入膏肓,家中的大权落在了四个人身上: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松永久秀。 这四人前三位便是著名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三好长逸是三好长庆的表叔,属于三好家的元老,多年和三好长庆一起打拼下三好家的家业。三好政康是三好政长之子。岩成友通本是大和国豪族,加入三好后表现出了出色的行政能力。松永久秀更不用说,在三好家算得上战功赫赫。 就在三好长庆将安宅冬康杀掉不久,永禄七年(1564)七月四日,三好长庆病逝。 三好长庆死后,足利义辉显然是最高兴的。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三好家的近幾霸主地位必然会遭遇挑战,而此时摆脱三好家钳制,恢复幕府权威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三好长庆死后五个月后,足利义辉在京都的斯波氏旧宅,武卫阵遗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御所,因处于京都二条,被称为二条御所。 同时足利义辉也在频繁的搞事情,但是足利义辉应该也明白,他的一系列行动必然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