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杏花春馆就是仿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而建。
放眼望去,皆是矮屋疏篱,还设有菜地和水井,古井旁一棵苍劲的柏树高耸入云,好一派自然朴素的田园风光。此处的宫殿屋宇都是分散排列,并未用走廊与围墙连接或阻隔,错落有致。
讷亲一行人站在抱厦中候着,今日除了往年惯例参加的人只来了三位前朝大臣,分别是讷亲、福彭与高斌,尽管处处皆是人来人往、相互寒暄,却几乎都是安勤从未见过的。也许,福彭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所以并未与讷亲站在一处,总之人太多了,她也没看着。
随着小太监严肃的嘘声响起,所有人都迅速的,列队整齐的站在抱厦或庭院之中,静静的等待帝后、太后的到来。
今日皇帝的着装与平时甚是不同,他穿着一件深酱色缎面的绣云龙袍信步而来,前胸处是怒目威严的五爪飞龙,双袖口及下摆处都装饰着五彩海水纹饰,其他所有的留白处全部缀满了小巧而精致的五彩流云。
这样颜色的缎面与彩色跳脱的纹饰,以前从未见他穿过,安勤偷偷多看了几眼,突然发现他越是穿深色的袍服越是衬得口如含丹、面白如玉。
皇后却是穿着隆重的明黄色礼服龙袍,格外庄重。
但凡是她需要以国母身份出席的任何场合,不分场面大小,她定会一丝不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六宫佳丽做出端庄贤顺的表率。她此时正恭敬的搀扶着太后,紧随在皇帝身后,妃嫔们和牵着或抱着皇子公主的宫女们也徐徐而入。
反倒是太后显得最为随意,她身着一件绣满白色玉兰花的深蓝色氅衣,仍是笑盈盈的。胸前挂着一串伽南香朝珠,深棕色的木珠已被拨得颗颗发亮,这是太后日常最喜欢一串佛珠了。
“二月踏青,是皇考每年的惯例,已有近二十年,意在家族和睦、增进彼此之情谊。今年朕破了例,准许高斌、讷亲、福彭三人携家眷进园同赏美景,以犒其在大旱时的赈灾之劳。自此之后,朕也势必要效仿大禹治水,将水利纳入大清国策的重中之重,也还要请高大人献计献策,与朕同治天下之水,为黎民百姓避灾谋福才好啊!”皇帝站定之后,掷地有声的说道,尽管他的声音并不洪亮,但已尽显帝王之威与治水之心。
站在安勤前几排的一位老人立刻向前迈出了一步,匍匐在地,高声说道:“奴才高斌,必会肝脑涂地为皇上、为大清治水!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他说得太竭尽全力,声调越来高,到最后竟有些破音。
原来这位就是高贵妃的父亲,皇帝的岳父!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跪拜女婿,口口声声都是奴才,真是可怜又可悲啊。
安勤眼尖的看到一位紧跟皇后站着的妃子,眉眼清秀但脸上涂得雪白,她正悄悄用一方水红色的帕子掩住了嘴,微微抖动的香肩显露出情绪稍许激动了,眼中立刻泛了红。
“高大人快请起来吧,以后还要多请你劳心费力了。”太后看他前额着地的匍匐在地许久,皇帝也不知为何的迟迟不叫他起身,便直接开口发了话。
这好歹从辈份上论,高斌也是亲家,在大庭广众之下三叩九拜,多少总是有些难堪的。
听太后说完,皇帝的脸色又逐渐恢复了入园时的轻快,领着众人沿着春雨轩北面,拾阶而上。
春日正好,温暖的阳光洒在种满杏树的山岗上,一片片粉白色的杏花夹在苍翠的松柏之间煞是明媚。只要站在北坡顶之上凭栏远眺,整个杏花谷的美景就能尽收眼底,当微风徐来,花瓣纷纷扬扬,似银非雪。
所有人都站在最高处驻足欣赏,未料到如此唯美之境却被一阵婴儿嘹亮的哭声给打破了。
安勤自下了马车进园已有一个多时辰,怀中的小月儿时睡时醒,累了就呼呼睡一会,醒了就瞪着小眼睛看看热闹,但饿肚子的感觉可不好受,她无奈只能非常不乖的拉响了“饥饿警报”。
突如其来又惊天动地的哭声,让安勤瞬间炸了毛,她赶紧用力摇动着手臂想让孩子安静下来:“乖月儿别哭了,一会儿就有好吃的了,你可以再坚持几分钟吗?”
还要坚持?!
老妈你不是开玩笑吧?
小月儿也不管了,先乖乖闭上嘴,足足吸了一大口气,然后哇啦哇啦的警报继续升级。
按级别地位,她几乎是走在踏青队伍的最后一段。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皇帝早已经登上了山顶的城关楼,这座小山岗并不高,只是窄窄的山路弯弯绕绕的,安勤仰起头来甚至能模糊的辨认出他的眉眼。
或许是哭声太过嘹亮,还奇迹般的在山谷中产生了回声效果,队伍中的所有人像被叫了口令一般统统朝后看。见这月儿实在哄不住了,安勤干脆悄声跟吉兰说了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朝山下落荒而逃了。
历史小知识:
1、杏花春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雍正时名杏花村,取的是《清明》诗句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