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女生耽美 > 百味草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2 / 3)

耀庸和几个同学上县城的东北西三条大街上去逛,中午回学校吃了饭,又上到学校东边的岳麓山上去游玩,看到和听到了许多黄支的历史和文化韵事。

黄支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时候叫夷道城,是本省乃至祖国西北的重镇,是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和军事要塞。在描写古代战争的志书和小说中,也都提到了此地,可见它真是战略要地和古战场了。据说我国古代不知那个朝代,出了个不知叫什么名的美女,号称中国古代的几大美女之一,据考证,这个美女就是这地方的人。

黄支县的地形地貌和地势都显得明了大气。东面是高大巍峨的岳麓山,南北走向。远远看去,西面是一片高大的山峦,山峰和丘陵沟壑交错。在东西两面的山脉中间形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河谷平川,大约有几十公里宽,长也有几十公里。黄支县城就坐落在这平川上靠东面的岳麓山的西侧脚下。靠东面的山脚下流淌着一条河,就是黄支河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天上的仙女遗落到人间地上的一条玉带,波光粼粼十分好看。说也奇异,天下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或者说是由北往南流,但黄支河却很奇怪,反其道而行之,河水由南往北流淌,最终经省城金州南面,流进了黄河,也是黄河中上游的较大支流之一。

黄支河养育了这个流域的不知多少代人们,两岸的土地平坦而不贫瘠,这里的气候也不是很干旱的,是由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向比较湿润的草原草甸过渡地地带,气候接近于二阴地区,雨水相比同省北面的金州城和乌铁市多,山上的植被比较好,自然条件也比较好。

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小气候。在这种生态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母亲河黄支河哺育了这里的人民。平畴绿野,道路纵横,林木成网,渠道交错,房舍村落。城镇高楼林立。农村的房屋多为单坡面的房子,坡度较金州城和乌铁市农村的房子大,是因为雨水比较多的原故。田地里的庄稼,多为小麦,玉米,还有洋芋,再就是大蒜,白菜等少量的蔬菜。这里的人们爱养花,最出名的是黄支的大丽花了,花冠有一般的白碗大,有紫红色,大红,粉红,橙色,焦黄,鲜黄色,紫色,深蓝色,绿色,白色的。家家户户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上些,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习俗,独特的生活习俗,独特的审美观念。

黄支人,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很早就有经商做卖买的习惯,外出挑货郎担的人多。除了大丽花花卉,大蒜,洋芋蔬菜外,还有当地的特产香也是很有名的,有柴香,卫生香,黄支的糕点也很有名,人们到这里来了,一定要带上些回家。

黄支农校东面的岳麓山,相传我国古代一个人文始祖,云游天下,来到这里,讲经说书,在岳麓山终于得道成仙,羽化飞升,进入天界,名列仙班了。至今山上神仙飞升的地方,建起了飞升台,竖立起的巨石神仙塑像,人们在这里求神拜佛,常年香炷和纸钱的烟雾燎绕,周围盖起了许多供奉神仙的庙宇,形成了一种道教文化浓郁的名胜古迹。

有缘,有趣,有意思,他有些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今天上午上化学课,班主任老师马学海是他们的化学课老师,兼任他们这个班的班主任。

秋天的阳光还是那么强烈,从他们的教室窗□□进来,白晃晃的,直射到孔耀庸的身上,虽然穿的不是太多,但感觉身上还是很热的,热得人都有些烦躁。

马学海老师又是在黑板上用白粉笔写,又是对着全班同学起劲的讲,讲的都是高中已学过的化学课程。

同学们在下面听讲,看同学们非常认真,一动不动的听着,可谁知道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说心里话,黄支地方口音确实太难听了,不知道其他外地来的同学们怎么感觉的,反正他是这样感觉的。马学海老师讲得慢一些他还能基本上听清楚,讲得稍微快一点,他就听不清楚了,他就全凭连猜带冒了。

今天马学海老师讲得是有机化学,他平常就不爱学化学了,感觉很枯燥无味的,不但讲得内容很无聊,而且他也听起来很费劲的,他心里想,还是坚持听吧,慢慢会听清楚,听习惯,听懂,说不定还会喜欢听黄支口音,爱听黄支方言的地方话呢。

这样想着,马学海老师讲的什么内容,他走神了,没有听下,看马学海老师在黑板上写化学方程式的空子,就头一低,往右一扭,小声对身边的王生龙同学问了一句:“刚才马老师讲的什么?” 王生龙同学也是同样头一低往左一扭对他回答道了一句:“马老师刚才讲的是炔烃的分子式。”

班主任马学海老师转过身来,朝他们这边望过来,扫了一眼,继续若无其事的讲课。他想,马学海老师肯定不会看见,也不会知道是他们两个人在说话了。声音非常小,又离马学海老师的讲台比较远,何况马学海老师面向黑板背身朝他们的。他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王生龙同学,王生龙同学正经危坐,一本正经的专心听讲,好像刚才他们两个从来就没有说过话似的,他才安下心来,心里又平静下来,继续认真去听讲。

最新小说: 斩神:开局坤坤,我为人民代理人 撕裂晨曦 穿到古代开川菜馆 杀前夫,嫁王爷,我给腹中孩儿找个爹 斗罗:重生99次后 妖精重生守则 坐拥大粮仓,饥荒年顿顿飘肉香 书中自有颜如玉 符国录 妹妹一心入青楼,重生后我不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