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女生耽美 > 山河舆图 > 一 渭北学宫

一 渭北学宫(1 / 3)

帝都二月,渭北春天。

虽则时或东风料峭,但已掩不住律回大地、春到人间。

天气和暖时,不见冰消涧底,却见碧水轻融,染却千山放绿,杂树生花。于是禽鸟无知,草长莺飞,城郭有感,踏青游赏。

天才侵晓,渭北学宫的博士弟子已陆续从馆舍中行至学馆,三三两两落了座,或闲聊,或谈笑,或论议,也有勤学自勉者已经摊开卷牍,暗暗诵读。

着了一身青衿素裳儒生弟子装束的郭霁在渭北学宫外下了车,就要向学宫那两扇黑黝黝的大门走去,不妨却被跟着的一个极娇俏的婢女一把抓住了手臂。

郭霁回头瞧了瞧那婢女,见她一脸担忧,便低头微笑去向她耳语一番,见那婢女慢慢放了手,这才转身离去。

那车夫必是得了什么嘱托,载着婢女缓缓向旁边的街上行去。

渭北学宫内太学分舍,不但有各地豪族子弟多在于此,更有雍都城中许多在渭水北岸有别业园林的贵家子弟嫌城中拘束的,也多在此。因此门前车马往来不绝也是常事。而这附近自然容不下这许多车马停留,因此送完此间博士弟子后,大多都在附近找地方停驻等候。那些跟来的仆从闲极无聊,也去街上游逛饮食玩乐,因此倒催生出许多繁华街区来。

此间之奢靡事,朝廷官员亦颇知道,也曾有御史上书言称其事:

大约是论及自国朝初立以来,经过十余代积累,内治修明,外却戎狄,蒸蒸日上。而历代天子皆承开国皇帝之业,重视选择人才。自文皇帝以来,兴建校舍、讲堂,选聘当世大儒以及通径明史之贤才担任祭酒、博士、司业、助教。遂命太常及各郡县举荐德行、才智俱佳之才俊少年数十人入太学为诸生,其中多为各郡世家之子弟。同时亦勉励世家、功臣、外戚、贵家子弟入太学读书。凡寒门子弟入太学者,由府库仓廪供其衣食,免其徭役捐税,若有家贫无以自给者,其家所在郡县当按时补给家用,令其安心读书。

于是官学日益兴盛。雍都城中太学生人数激增,多时已至万人。当今天子因见生员众多,惟怕鱼目混珠,经裁汰后,然亦存数千人之多。

又因生员实多,而校舍年久朽坏,为舒缓校舍不足之弊,便于渭水之北设立太学分舍,人称“渭北学宫”。其间负责讲经的博士一如太学,都是精选明于古今、博学勤勉、通达国体、洞明五经者。而以“学选”来考察诸生的课业,往往皆由天子及信臣前来,兴师动众,花费无数人力物力。

置渭北学宫原本为清净读书,谁想近来诸多贵家子弟崇尚奢靡矜贵,每日乘肥马、驾香车,衣锦缎轻裘,动辄奴仆如云,喧哗隳突,斗富夸荣。又市买珍奇丝缎、玩好精食,乃至学宫方圆几里繁花如市,各声色享乐,不下城中豪富居处。而出身贵家之儒生常目中无人,蔑视司业、助教等。致令煌煌学宫圣地,乃如浮华游冶之域,,败坏廊庙之器,实非社稷之福……

只不过那御史却是个无名之辈,所上之书渺无音讯,后来他也因得罪了权贵,被远远发配到州郡去了。

于是这渭北学宫奢靡之风始终不改,有甚于城中太学。

郭霁虽非朝中人,也非纵论天下的男子,却也无意间听家中父兄提及过,对此是有些印象的。

然而十五岁的郭霁并不关心这些,她正驻足于渭北学宫油亮亮的黑漆大门前,瞧着门上由当今文望、司徒王昶所书的“太学”二字,生出无限遐想来。

这一二年间因为担任少府卿的父亲郭象兼幽州刺史,常放外任,因此她倒得了自由,除去与京中贵女时常相聚外,她亦常着了其弟郭令颐的衣袍四处游荡。

然而如太学这样的文教圣地,她此前还没来过。数日前听闻郭令颐不愿来,随口说了句她倒挺乐意的,谁想郭令颐认了真,百般撺掇。

当然,她也不禁撺掇,果真付诸行动了。她起初很是恐慌,如今是第三日了,已经好了许多。

她正一个人出神间,不妨有人在她身后呼了一声“郭九郎”。她先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人口中的郭九郎就是她的弟弟郭令颐,想必是那人错认了——这是叫她呢。

于是回头一看,面前立着一个模样清俊无双的小儒生,看年龄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也和她一样着了一身素淡儒服,正笑殷殷地看着她。

郭霁猜着这定然是阿弟郭令颐的相与,然而她却不认得,于是她心思飞转,拼命回忆郭令颐日常向她提起的几个相识,然而想来想去,却都觉得不像。何况她阿弟才入学不过两三个月,又常常无故缺席,并无格外相与的。

她转念一想,这人必然不是郭令颐相熟的。

且不说别的,她与阿弟虽然生的极其相似,然熟悉的人也认不错。即便她着了男子装束,远远地或可冒充,近了却混淆不了。何况她无论如何都是女子,男女间的差矣又岂是一身装束能够消弥的?

因此她作男子装束时,常常喜好在市井人群间游逛旁观,却极少到熟人常去之处,也是为

最新小说: 日光城之约 陆以玫 魔幻车神之心灵救赎 高武:开局反派,我当无敌于世间 修仙不如养萌娃 穿越斗罗之我的系统不服气 相错大佬后我去随军了[七零] 都市武道风云 重生主母摆烂后,冠宠侯府 四合院:重生58,我狩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