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线军报!青州大捷!逆王党羽伏诛!”
“青州大捷!逆王党羽伏诛!”
“百里加急!青州大捷!”
青州的捷报已经加急传来了长京,这传信的军官是五更天急急的驰马入了城,他直接就将捷报传到了宫门之外,内侍脚下也生急,将捷报送到了正华殿。
等一会儿便是上朝的时刻,这位军官送完了捷报,歪歪倒倒的就躺在了宫门外,他躺在地上,还喘着粗气。
已经是入了秋的长京,这天还凉得很。
守在宫门口的内侍,拿了件外袍来给他披上,又叫着他要不靠在墙边休息,地上是很凉的。
但他只觉得很累,感觉自己的胸腔内,所有的五脏六腑都要随着他的干呕给吐出来。
青州大捷四个字,很快的便传遍了整个长京,赵书廷起身上朝来时,都能听见街边各处的小贩都在议论。
逆王伏诛,这周家两位将军,还真是勇猛。街头巷尾,四处攀谈。
这打了好几个月,才终于是大捷。
今日的朝堂,都要比往日里要热闹三分。
赵书廷抬眼来看了一眼明帝的脸色,他是舒展了不少,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多多少少还是有几分父子怜悯。
今早传来的捷报,虽说是周家两位将军合力将逆王据守之地给攻下了,但是,逆王本人,却趁乱逃走消失了。
周家将军收拾了残局,追查百里也还没再瞧见人,如今的青州城还是一个烂摊子,周家两位将军即刻就会整军带队回到长京。
这番捷报,对于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臣子们来说,就是个好消息。
赵书廷一直站在那,还是一语不发。
说实话,要是光看着以往的局势,赵书廷是心底里更支持元王殿下的。
朝上人声不断,这次战事,跟皇家有关,跟周家有关,跟赵家也没什么关系。
——
今日的朝会是到了将近正午才散。
赵书廷早就念叨着该吃点东西了,前脚才出了正华殿,相公也紧随其后。
赵书廷还有些诧异,青州大捷这么重要的事,相公居然此刻不留在明帝的身边。
只是,他按着性子,也是等他们都走了。相公遣了好些臣子先离开,晚些再说话。人家见着是父子相聚,也不好多打扰。
“现在这个局势很明朗了,你要是现在收手还来得及。”相公先来给他提了个醒,如今这都已经是很明朗的局势了,他也不希望赵书廷再给自己挖坑。
这话是很怪,赵书廷之前好一段日子都没有归家,今日又一起说话,赵书廷感觉到他这话里是淡情的很。
他们父子并肩走着,赵书廷双手揣着袖子里,是觉得有些冷。
“爹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在点醒你,今日捷报传来了,这堂上的那些人,估计回去都要立刻写上好几百封上奏的文书,请陛下早立修王殿下为储君,入主东宫。”
“儿啊,这已经是要快板上钉钉的事了。”
“爹是觉得儿子是无路可退了吗?”
赵书廷心里很不屑,要是这样的话,明帝也该早就下旨了。
何至于拖到今日,还会有元王殿下这档子事。
里面肯定还有什么猫腻。
“爹,儿子前段时日一直没有归家,就是寻到了当今这位殿下的许多把柄。”
“儿子手里捏着的,也可以让陛下重新再考虑考虑。”
“六皇子近日来很用功,爹之前不是也说了,陛下对于六皇子也是多番夸奖吗?”
“这便是一个好苗头。”
“你暗地里都在做些什么?之前那田中令的事也是你做的?”
相公转头来瞧了他一眼,自己儿子这不紧不慢的淡定样子,他自己又替他急什么。
当初他还真的单纯的以为这件事是个意外。
“是,人是被我扣着的。”
“还有冷家的那人。”
就在田中令出事后不久,这冷家的人也去报了官,这是修王殿下那边的人,自然他是要过问的。
“什么?他们干了什么?田中令也就罢了,你知不知道这冷家的人对于修王殿下来说,那可是不一般。”
“儿子知道。”
“他冷家就是踩着修王妃的尸体继续往上爬,还能得几时的恩宠?连皇后娘娘不也是说了,要再给殿下选妃吗?”
“是啊,说着这选妃,前些日,陛下还问了问我赵家族亲里还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陛下还想跟赵家联姻呢?爹,您不觉得陛下这样问,有些荒谬吗?”
赵书廷这下是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不知道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修王殿下的意思。
外人看这是恩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