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不错。”
李世民轻叹道,
“社稷要传承,朝局要运转,人才就不能凋零!朝中必须得有能员干吏主事!”
“贞观元年的时候,朕命房玄龄裁撤官员,没想到,这一裁,竟然裁撤了数千人!把朝廷的官员数目降到了六百四十四!”
“由此,也可见人才难得了。”
几千人里,就留下两成能用的,剩下八成其他都是庸碌之辈!
若让这八成人把持朝政,这大唐还能好吗?
“倒也不是难得,只是筛选机制出了问题。”
徐风雷摇了摇头,道,
“先前朝中都是什么人?”
“是前隋旧臣、从龙功臣、开国功臣、割据势力、山东贵族、关陇勋贵……我随便一排,都能排出几千人来!”
“可他们之中,多数都不是凭自己的本事上位,而是皇帝出于朝局安稳考虑,给每股势力都分配了利益,让他们都能当官,一同参与统治!”
“说得难听一点,就算是一个傻子,只要他是功臣的儿子,那他怎么也能在朝中谋一个职位!稍稍有点能力的,都会被背后的势力不遗余力的推上去掌权。”
“如此一来,朝中虽人员济济,陛下却无能臣可用。”
李世民连连点头。
“对,对。”
他轻哼道,
“父皇在时,朕就对此很不满,这才大刀阔斧的裁撤!”
“无能之辈,必须全都滚出朝廷!哪怕腾出点地方,省点俸禄银子都好啊!”
当初干这事儿的时候阻力还很大,是李二先拿宗室族亲开刀,才算是推行了下去。
这不撸不知道,一撸直接把朝堂都快干空了!
“陛下此举,臣深表赞同。”
徐风雷笑道,
“可问题又来了,腾出来的空缺,该由谁来顶上呢?”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朕就是为这事儿头疼。”
他闷闷的道,
“先前还好些,虽然忙了些,但还撑得住。”
“可杜如晦一倒下,要朕处理的政务一下子就翻了个倍!你是不知道,最近朕每天都要到临近丑时才就寝……累啊!”
“现如今房玄龄还在,辅机他们也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他们都倒下了呢?朕又该倚仗谁?让谁来辅佐?”
“人才啊……朕实在需要人才!”
李二长吁短叹了一阵,忽的盯住了徐风雷。
“听明,朕要每个大臣推荐人才,你似乎没怎么上心啊?”
他不悦道,
“以你的识人才能,若是上了心,发现几个在野遗贤应该不难吧?”
徐风雷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陛下,不是臣说,你的思路就错了。”
他摊手道,
“光靠眼睛去发现,靠耳朵去听,能发现几个人才?难道您要我到民间去走访?去寻找?”
“那不现实嘛!”
李世民撇了撇嘴。
“朕思路错了?那你说个对的来听听!”他轻哼道,“今天抓到你的失职了,你就必须找补!要么给朕找人才去,要么给朕出主意!”
今天,他可是有备而来!
“这有何难?”
徐风雷神色轻松,随口道,
“建立人才选拔制度,让全天下有才华的人都参加考试,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李世民眉头一挑。
“前隋的科举制度?”他脱口而出。
“对,就是科举。”
徐风雷点头道,
“知道您看不起隋炀帝,但他做的事情,也不全错。”
“就比如这科举制度,就很好,应该大力发展!”
李世民抚了抚须。
“细说。”他颔首道。
“相比较察举制而言,科举制有三大好处!”
徐风雷伸出三根手指,侃侃而谈,
“其一,能够从全天下网罗人才!古语有云: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其实人才到处都有,只是因为没有平台展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
“科举,便是给广大寒门子弟、民间黔首一个机会,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而陛下也能凭此,优中选优,从他们之中选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李世民目光一亮。
“你继续说!”他有些心动了。
“其二,科举能让天下更加稳定!”
徐风雷又道,
“历朝历代,因何而亡?咱们的老百姓是极其淳朴的,不到万不得已、万念俱灰,他们是不可能揭竿而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