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抱着美好的愿望想要娶夫的女青年把申请书打了上去——这个是朱雀军的传统,原因是怕女兵们遇人不淑,提前知道家庭情况算是让娶了她们的人的人知道这些女兵并不是无依无靠——可是她们有些人忘记了一件事,你想娶,首先得有个愿意嫁的对象。
对此,女兵们满不在乎的回道,如果不挑对象的话,大把,听的明亲王嘴角抽搐不已,直接把这些人全部赶了出去,并明令告诉她们,她们娶的对象她会派人考察的,有偷鸡摸狗不孝不娣等行为的都不行,甚至还要看看祖上三代内有没有作奸犯科的,和嫁人一样的严格,这些门门道道一下子把女兵们随便找个人的想法打消了,只能认真回家寻摸了。
能娶夫后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啊!明亲王一边感叹,一边找上了吏部尚书的门。
明亲王的想法很简单,她手下有一群大龄未婚女青年将官,现在提出娶夫的都是她平时得用的,这群将官可是有品级的那种,品级不算太高,大多在四五品,她们以前没有嫁人的意向,现在有了想要娶夫的意向,是绝对要慎重考虑的,不因为其它,身为军人总要上战场的,这些将官能做到四五品的品级,靠的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功绩,到了现在的地位,平时接触的有很多都是军事机密,这种人不管是嫁人还是娶夫一样都是要慎重的,以前的将官嫁人的时候会询问她们的建议把她们的职位平调,或者找吏部安排进各部或者外派,虽是基层,不过却也是人人羡慕的工作,可是现在却是好些个,那就有点麻烦了。
培养人才不是随口说说就能培养出来的,是需要时间和各种际遇的考验的,明亲王不想试探人心,所以她会把一切考虑清楚,这一次人数太多,就不和以前那样不显眼,更何况,其中有些将官她也不舍得放出去,人才难得,这种难题自然不能只自己头疼,自然要找人分担一下。
现在的吏部尚书叫秋柏,按说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一个科考考出来,然后按部就班的先在外任地方官,然后进京做京官,开封府呆了几年之后,开始在六部来回走了个遍,最后就呆在吏部成了吏部尚书,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母亲曾经在已逝摄政王身边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幕僚,可以说,满朝官员中,秋尚书是对女子当官最没什么感觉的一个,那些经他的手被放出去的女将,都是在文管系统内部有名录的,县令都有好些个,这一点除了吏部,朝中还真没几个人知道。
吏部尚书能做这种事,或者说敢做这种事,自然不能凭借他本人的一手遮天,那个他真做不到,他当然要先去禀告给皇帝陛下,得到乾和帝兜底之后才能底气十足的干,他这一次来见乾和帝就是因为明亲王给他出的难题。
至于秋尚书为什么明亲王但有所求他就能办则办,不能办也试着看能不能办一下,那就只能说家门不幸(悄点声),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秋尚书家也是如此,至少秋尚书本人是不相信凭借他自己的本事能在四十来岁的时候就爬到尚书的职位上,他能战胜诸多人选,凭借的就是老娘,就是帝心,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对秋尚书来说,报答帝恩就是好好为天下为百姓好好做事,而老娘,他老娘对他没啥要求,就是见不得小主子受委屈——小主子就是明亲王了,秋尚书一直庆幸他的年龄足够大,读书足够优秀,不然他一直怀疑他老娘会把他扔去给小主子做护卫,该说他老娘不愧是能给摄政王做幕僚的,那消息灵通的很,他敢阳奉阴违一下,她就敢用她的御赐拐杖抽他,他都这么大的官了,还被老娘抽,真是——家门不幸啊!
有这样一个老娘,他敢不帮衬着明亲王吗?答案就是不敢,尤其是圣上明显也明里暗里偏着明亲王的时候,秋尚书就更不敢了。
秋尚书被明亲王上了门,他不等老娘发话就很麻溜的进宫找圣上汇报情况了,这事是个大事,可不是以前那种一个两个他抬抬手就办了,也只能找圣上拿主意了,恰好前一天圣上也有召见,刚好趁势进宫。
所以在和三波一样因为明亲王而找圣上拿主意的的撞在一起的时候,秋尚书还挺尴尬的,他们这四波人,还真是赶巧了,不过因为性质不一样,他就一直等前三波汇报完了工作,得到了指示,全部走人了才上前去汇报工作。
乾和帝听完之后,想了好一会儿,问秋尚书,“男子成亲有这种避讳吗?”
秋尚书低头恭敬回道,“回圣上,据臣所知,并无。”
乾和帝点了点头,“男女做一样的工作,不必厚此薄彼,你告诉明亲王,不必特意避讳什么,以后公事不要带回家就可,而且她不是一直坚持女兵成亲要查一下成亲对象的家庭情况吗?既然是娶夫,那就做的更细致一点好了。”
秋尚书恭恭敬敬,“是,臣一定告知明亲王。”
乾和帝微微点头让内侍给秋尚书赐座,等秋尚书坐好,他才以一种略显悠闲的姿态道,“朕决定女子也可参加科考,不过细细想了,普通百姓没有让女儿读书的习惯,所以只能从官女、勋贵女以及世家女三者开始,你回去先在吏部小范围试探一下看看情况,如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