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那天清晨,她扶着景舜之敲开了医馆大门,对方见狼狈不堪的二人,生怕自己接了个烂摊子,匆匆忙忙地给他把了脉,开了些药,便将二人打发了出去。
所幸有个张大娘见杨以宁站在大街上茫然无措,可能以为是被山匪劫掠的小夫妻,心下可怜便带着他们回了自己家,又给她找出了干净衣物,给了景舜之地方休息,这才让她腾出手来解决了眼前的烂摊子。
夜晚时心下紧张也没觉得身上有什么不适,张大娘给她端了碗稀粥,又拿了个烧饼,闻着饭菜传来的香味,她顿时觉得有些饥肠辘辘,便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还便揣摩着接下来要料理的事情。
在大娘家休息总归是权宜之计,最要紧的就是得先有个安身之所。
买房子就得有钱——她打起了原主那一头的装饰的主意。
“张大娘,这县城里有典当行吗?”
“我们这县城虽说不大,倒是也有不少做生意的,谁资金还没有个周转不开的时候?所以这当铺的生意最是红火。”
杨以宁面带微笑地听着对方东拉西扯。
“要说这最有实力的当铺,莫过于城西的王家当铺,那个老板眼睛毒,听说早年在京城呆过,看过不少好物件呢。”
她点了点头,又帮大娘收拾好了房间,便告辞去了张大娘所说的王家当铺。
确实如同张大娘所说,王家当铺的老板一眼就瞧出她拿出这些物件价值不菲,但是因为杨以宁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些物件究竟来源于何处,对方面露难色,只愿出一百两银子收了杨以宁拿出的几件首饰。
稍微换算了一下,杨以宁感觉这个价格还算是合理,便爽快地完成了这笔交易。回大娘家的途中又幸运的遇到急售的宅子,这才将将解决掉一件人生大事。
回到大娘家留了一些谢礼后,将已然被收拾干净的病号景舜之带回家安顿好,接着她又里里外外的忙活了两天,总算是把新宅打扫了出来。
这几日的杨以宁,除了固定时间回来做饭,照顾景舜之,便是出门了解现状。
据她了解,如今正处于大燕王朝,她所处的这个县城已经偏僻到了国土的北端,大抵相当于东北地区,这里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药材为生,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药材产地。虽说交通不便,和外地鲜有来往,但好在土壤肥沃,生活不算富裕但总是能不愁吃穿,所以县城里的人倒算得上是生活安稳。
然而生活安稳就意味着人们会太闲,太闲就会多想。
有两个疑似夫妻的陌生人来到小县城的消息第二天便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就像是一颗小石子扔到了平静无波的湖面上。以他俩为中心,谣言便越传越离奇。
有人说他们是夫妻,因为得罪了大人物被流放到县城里;
又有人立马站出来反驳说,他亲眼见到二人身上血迹斑斑,绝对是被山匪打劫了,可千万不能沾上边,万一沾上惹上一身骚得不偿失......
后来传言越来越离谱,最后的版本竟然变成了——
杨以宁是景舜之从青楼赎出来的女子,又因为他是抢了别人的心头好,被怀恨在心所以被追杀,但是杨以宁依旧不离不弃,二人艰难的来到这偏僻地方相依为命度过余生......
你要问当事人对这些荒谬故事的评价,那她只能说:
编的好!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伟人所言不虚。再这样下去,杨宜宁甚至都不需要费心编造自己的出身,只是从这些故事中拼拼凑凑,就能给自己按上合理的身份。
俗话说得好,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杨以宁丝毫没有心虚地全盘接收了这些猜测。
并且在出门喝下午茶的时候坐在茶楼角落津津乐道地听说书人讲紧急编出来的二人缠绵悱恻的凄惨故事。
但是事情渐渐朝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了。
“诶诶你们看,这就是那小娘子和她夫君住的宅子,县老爷升官离开,他家里人急着出宅子......”
纪星桥像之前一样上午起床,然后做了些吃食送给景舜之,便收拾收拾打算出门找点快乐的事,没想到刚到宅子门口便听到外面几个人的窃窃私语。
“虽说官家老爷急着出宅子,价格是压低了些,可咱这种平民百姓也是买不起的呀。”
“谁说不是呢。”
“咱们就在人家门口说小话,会不会被听到啊?”
“怕甚?这小娘子每天接近晌午才起床出门,这天儿还早着呢。”
“不说没用的了,你说她买宅子的钱从哪来的?”
“这个我知道,我家老头子跟当铺老板有些交情,他说他们刚来的时候,这小娘子就拿着一大把首饰去死当,说是反正也不会再来赎了,那意思就是说,要多换点银子!”
杨以宁轻手轻脚地搬了把椅子,兴致勃勃地听自己的八卦。
“......当铺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