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是不是走错方向了?”等心放回肚子里,发现弘昼拉着我走的方向,竟和我初时要走的方向一致。
“你当我是傻子呀,我从小在皇宫长大,不敢说闭着眼睛走遍皇宫,睁着眼睛还能走错?”弘昼见我几乎被他拉着吊在半空,忍不住笑起来,放开我的胳膊,见我不再回头张望了,他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那奴婢刚才说那边是北方,你还说我南北不分?”
弘昼呵呵笑起来:“可本王也没说养心殿不在那边,原本见你日子过得清贫,想送你一万两度日,谁叫你心里没底,不敢跟我赌!”
我忽然心疼肉疼起那一万两银子了,怎么刚才就没胆打赌呢。
弘昼不自觉间给我当起了导游:“我们刚刚遇见四哥的地儿是春华门,往南是皇额娘的寿康宫,四哥日常饮居之地都在养心殿,你是负责尝膳的,也许会在这儿的时候多一些。在皇宫里辩不清方向也正常,但是这里你一定要记住。”
我点点头说:“我知道,只是皇宫里道路七绕八绕,房子又差不多,一时半会记不住也是有的。”
弘昼又说:“你不用担心,四哥若回养心殿,不必走这条路,他可能去雨花阁礼佛,我带你从月华门绕过去。”
养心殿的正门叫遵义门,也叫膳房门。弘昼告诉我,‘遵义’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原来是遵王之义。
皇宫果真处处是典故,我问道:“那养心殿之养心也有出处了?”
弘昼笑道:“当然了,‘养心’出自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进了遵义门,进门正对面是黄色琉璃照壁。养心殿是一个东西横长的院落,院的西侧,东南、东北墙跟下都是连檐通脊的廊房。他又指着一个歇山琉璃门楼说:“那是养心门。”进了门是木照壁,牌楼式,中间为隔扇门可开启,又告诉我那扇门平常不开,只有皇上进出的时候才开。绕过照壁是养心殿的正殿,也是第二进院落,整个院落分前院和后院,前院为养心殿前殿,后院是乾隆休息的地方。
我们正走着,迎面来了几名宫女,虽身穿宫女装,却比别处的宫女自有一番气派。一行人看见弘昼赶紧行礼说:“奴婢给和亲王请安。”其中一个身穿葱心绿宫服的宫女笑着说:“万岁爷刚传旨御膳房,养心殿摆膳,王爷就到了。”
弘昼脸上又挂上了惯常的满不在乎说:“四哥就是知道本王要来,才这会儿摆膳的。”
那宫女冲另一个十五六岁的宫女说:“你跟着服侍王爷。”说着向和亲王福了一福,对我看也不看一眼,带着人走了。
我悄声问弘昼:“听姑姑说,养心殿里不设宫女?”
弘昼说:“只是不设宫女,并不是没有宫女,否则有娘娘在养心殿侍寝的时候,没有宫女岂不是不方便。宫女平日里在咸福宫与景阳宫当值,景阳宫是四哥的书房之一,咸福宫是四哥偶而起居之所。”原来乾隆也是狡兔三窟。
弘昼带着我又向前走去,继续给我讲解,养心殿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
正间和西次间、西稍间前卷棚悬山顶抱厦三间,弘昼指着上书的“中正仁和”四个大字对我说,那是他皇阿玛雍正御笔。
屏风背后是通往后殿的小门,一个叫恬澈,一个安敦。北墙处设书隔,东西按板墙壁与东西暖阁相隔,各有一门通往东西暖阁
东暖阁就是东次间和梢间,南北向前后两室,中间是一扇隔扇,南室靠窗是一通炕,炕上摆着鹅黄色的坐褥,中间一张小炕桌,桌上摆着茶盘茶具。靠窗下是个厚厚的鹅黄色缎面引枕。在东暖阁西南放在御笔“明窗”,是皇上每年元旦开笔之处。北室分两室,东面一间没有窗户,北墙处放着一张床,弘昼告诉这是乾隆斋戒时的住所。
我一听说这里是乾隆住的地方,心里不知为什么有些不安,赶紧催促弘昼快点出去。他好奇地看了我一眼,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万岁爷休息的地方,怎好让外人见。”
弘昼意味深长地看着我,半晌回过头来,见那小宫女仍旧跟着,便转回身往外走,同时漫不经心地问:“在哪里摆膳?”
那宫女忙回道:“回王爷,在西暖阁。”
西暖阁就是西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前后两室,前室西为“三希堂”,匾额为乾隆御笔,因内储晋代书法大家王氏的三张书帖而得名。东墙有小门通中室——“勤政亲贤”,匾额为雍正御笔,南为窗,北设宝座,为皇帝召见大臣之处。为保密,南窗外抱厦设木围墙。东为夹道,有门通后室。后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
那个宫女带我们进了长春书屋,我虽然看过清宫的电视剧,知道皇上吃饭麻烦,但是也没想到这么离谱,十几个太监正在布置膳桌,膳桌长有五米,有御前侍卫进来通传,皇上已进养心门,尚膳正赶紧命人上膳,又是十几个太监抬着准备好的膳馐,装菜的器皿都是金盘玉碗,里面放着银牌,上面书着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