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只能找那些蒙妃们打听,于是她给海棠准备的行李越来越多。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德妃担忧说的过去,太后养了海棠那么大,也担忧她对草原生活不习惯,于是就想跟着去。
康熙当然不同意,太后就装病,康熙为这事儿对着太后陪尽了笑脸还不能打消太后的主意。
康熙就说:“明年去木兰围场,朕送您回科尔沁住几天。”
太后说:“不去,我要去小花骨朵的草场。”
康熙头疼:“青海太远了,而且什么都没有,您去了很多事儿上不方便。”
太后说:“我能忍,我又不是不知道草原上什么样子,我也不住在哪儿,我就去看看,看完我再回来。”
康熙不同意,青海南接川藏北边是准噶尔的势力,要是万一噶尔丹把太后掳走了怎么办?
康熙说:“您就别想了,今年是不会让您去的,明年后年也不会让您去,回头什么时候平了准噶尔您再去吧。”
太后立即接话:“这是你说的。”
“朕说的!”
太后还是很不满意,知道也就能争取这些了,也不再装病,絮絮叨叨的说她想去小花骨朵的草场上转转,她才不稀罕回科尔沁呢。
等康熙走了,海棠就说:“您多亏啊,您不是很想念科尔沁吗?明年有机会回去看看多好啊!”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浪费了。
“你不懂,我是想回去,但是我自己也知道,回去了能怎么样?只是让自己高兴两天罢了,其实那已经不是家了。回去我就是个陌生人,兄弟姐妹于我而言也是陌生人,侄儿侄女都不认识,要不是日后他们要进京城来,甚至我们往后余生都不会再见面,比起他们,还是我和你们最亲。”
海棠赶紧搂着太后,太后就说:“我也没难过,在你们家日子过的也挺好的,吃的饱穿的暖,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除了早些年先帝对我不客气外,这些年我过的顺心舒服,这都够了,人啊,不能太贪心,要惜福。”
海棠在太后这里总能学到点什么。
剩下的半个月,德妃和太后两个人在核对要让海棠带走的东西,海棠无所谓带什么,只要有帐篷,两匹马能被带走就足够了。她觉得自己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杠杠的!
行李里
面除了大量吃的用的穿的之外,太后把包嬷嬷划拨给了海棠,让她跟着海棠去青海照顾饮食起居。而海棠这次去,除了要带大军之外,就是要带一队工部户部的官员去青海,看看当地什么地方适合耕种,又该如何修渠打井。
这大半个月来海棠忙忙碌碌,对于王府的修缮一直没放在心上,仅仅在和康熙吃晚饭的时候听康熙讲过几句。
海棠对王府的总管太监杜富贵一直不满意,跟康熙说想要换掉他,康熙只说他这人油滑不假,敲打几下还是忠心的,海棠就没再多过问。
等到二月底海棠准备出发的时候,气温还是很低,海棠告别了家人带着人往北去,居然有种越往北越冷的感觉。好在随着三月的到来,气温开始回暖,到了青海,白天气温正好,晚上还是有些冷的。
草原上驻扎的各级官员来迎接海棠,海棠对着这些人道了辛苦后,连着三天举行宴席,海棠宴请自己属地上的官员和子民。
趁着牧民和农民来参加宴席的时候,海棠核对了花名册,发现自己连牧民带农民一共有三万多人,加上驻扎在这里的一万多驻军,也就是五万人多一点。
这些人散落到草原上真的跟把胡椒面洒进汤里一样,海棠觉得人太少了。
然而这五万多人无论男女都是青壮年,牧民和驻军能立即转换成将近四万人的大军,海棠想到这里,也只能安慰自己这些人虽然数量少但是质量高。
接下来的几年,康熙会把一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和一些底层八旗旗民往青海迁徙,所以现在找出适合耕种的地方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户部和工部的官员骑着马向南寻找,还真的找到一些不错的地方用来耕种。而且工部的人也规划了建城的地方,一般来说,凡是有人定居的地方就城市,要是有流民来开垦土地,建城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所以他们规划好了一切,就等着拨款了。
户部表示没钱!户部现在无论干什么,条件反射第一句都是“没钱”
!户部官员表示现在没必要建城,要是真的有需要,可以先弄个城镇或者是县城,真的没必要建造大城。
一说没钱,海棠表示自己有钱,青海可以靠卖盐建城。而且海棠也承认户部的官员说的都是对的,现在的青海才几万人,耕种的百姓几乎没有,十年内哪怕是人数激增,耕地的百姓顶到天也是个县城的规模,所以建造城池这样的大事儿还是要等几年才能动工。
在找好可以开垦的荒地后,海棠也该动身去参加多伦会盟了。
她这次出现在小伙伴们面前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羊咩咩都没有的光头贝勒了,所以海棠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