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点才开会,李铭有大把的午后时光休息,
而且没有娄晓娥大姐那个电灯泡,他还可以跟娄晓娥说一些悄悄话。
娄晓娥站他身后给他头部按摩,他则拿着报纸看看有啥新闻。
今天的《rm日报》头版全是讲文艺工作者,
‘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锻炼!’
‘文艺工作者下乡下厂,在斗争的洪炉里改造自己的思想。’
‘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李铭看到这些,感叹几十年后的那些捞钱高手太舒适了!
要是按伟大导师说的这样办,
每个演艺公司三分之一的人必须下乡下厂矿表演,
三分之一的人必须在基层学习社会注义教育,
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负责公司日常演出,
这里的三分之一是轮流的!
即使比例改动一些,这些公司也必须多招聘更多的员工养着,以达到减少那些顶流要角在基层的演出时间。
这也算是先富带动后富,一大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临时演员就有了保障,也有了上台露脸表演的机会。
特种行业有特别的规定其实是能说得通的。
当然,
李铭对这些内容都是看个标题一扫而过,他比较关注工农业方面的新进展。
要准备建工厂了,他也非常关注广告,而且这时候版面有限,广告设计得都非常精炼,不会浪费他的时间。
他看到比较新颖又可能用得上的产品,就会以驻城东办事处的名义下订单采购。
像是面袋缝口机、汽车钢板弹簧、发动机气门导管、‘高级固体润滑油王’胶体二硫化钼之类的七七八八的东西。
感觉以后用得上的他就下单,也不贵。
这些工业品不需要采购生产计划的调拨单,算是一个很便利的采购途径。
当然肯定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里有一个可能的风险,就是质量可能不是很稳定,打广告的都是工厂新开发的产品。
今天他看到了一个意外的小广告,在最角落,就只有一行字,东北林学院招收函授学生,函授学历教育。
经过院系调整,除了剩下的几个综合类大学,这时候的大学非常专一,
这个林学院的专业可能不合他的意,李铭准备找个京城的学校报名,末班车也要赶上。
我们向来重视教育,一边打战还要一边扫盲识字。
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了,那就更重视文化教育了。
高等教育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教授的工资又那么高,想多建学校都建不起。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1952年开始大力提倡函授,各个高校都要开展函授教育、夜大教育。
58年津城生产出了
60年1月,京城市委就提议‘以多种形式发展业余高等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视机办学的思路很快就得到各方响应。
60年3月8日就成立了
由京城大学、京城师范大学、京城师范学院提供临时的师资。
不搞入学考试,还没有名额限制,不收学费,不收资料费,只要报名就给入学。
早上集中教学点看电视学习,晚上听广播播放录音学习。
上嗨、冰城、津城等其他5个有条件的城市也成立了5所电视大学或者叫广播电视函授大学。
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就想把教育向普通群众普及。
李铭跟娄晓娥说道:“晓娥,我打算去找一个学校报名函授,进修一下专业知识。”
娄晓娥一边使劲一边聊天,“那你准备学什么?”
“学农业。现在的大学教育也就农林牧渔这样的知识对我有些许帮助。”他以后肯定会不断的提供各种良种出来,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我还以为你会继续进修经济财会方面的呢。”
“够用就行,再说了,要算账也有你帮忙算账。你要不要也报一个名?你就报会计学、正治经济学什么的。”
娄晓娥也不知道李铭有什么办法能让她入学,“好啊,我跟你一起学。我就报个会计学。”
“人呐,就得学会一门手艺。娄会计,以后咱们家做假账就全靠你咯。”
娄晓娥也不按头了,伸手去扯他的脸,“让你胡说八道!”
他的脸皮那是相当厚,娄晓娥扯不动。
报纸都看到尾巴的广告了,也就看完了。
暖和的房间,房门也是紧闭的,李铭打算做点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