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雪取下腰间的军用匕首递给掌柜的。
这匕首是用高碳钢打造的,削铁如泥。
刘伯云今年五十三了,在当铺已经干了快三十年了,这么多年他不知在多少个郡县的当铺里干过,还曾在京城的当铺干过几年,这种材质的匕首他还是第一次见。
他忍不住在柜台上试了试,刀刃直接嵌入到木头中近三公分,他可是连一成力都没用啊。
他要是能把这把宝刀送上去,也许他就能离开这鸟不拉屎的小镇子,回到郡城,还有可能直接回到京城也不一定。
他眼角不自觉的瞥向一旁紧盯着自己看的两人,看他们的奇特的穿着应该不是大乾朝的人,尤其那带着帽子的,不知男女,面相也不是好惹的。
刘伯云斟酌了一下开口:“这匕首做工确实不错,但现在的行情不好,不知两位有没有什么预想的价位。”
张立雪根据刚才问的粮价以及这匕首在华国的价位想了想后回答:“五两。”
其实这匕首在华国的价格大概一千五左右,换算成这边的钱也就一两五钱,但买卖哪有不讲价的,她肯定往高了报啊。
张立雪报价后就站在那里盯着掌柜的,心里想着等会掌柜的压价后她怎么还价。
刘伯云之前在京城也看到过外地客商从西域或羌地那边带来的精致匕首,一把都得上百两银子。
虽然这把匕首没有精美的矿石做雕饰,但就匕首本身也不止这个价啊。
他立刻认定这两人肯定不识货,假装皱了皱眉开口:“这匕首虽然锋利,但没有雕花装饰,不值五两。最多三两。”
张立雪一听一下子被压下了一半的价,眉头一皱,手直接拍到柜台桌案上,刚准备开口刘伯云又开口了。
“不过小老儿看你一个人带个孩子也不容易,就算你三两五钱吧。如果愿意就按个手戳,咱们就算达成交易了。”
刘伯云说完赶紧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位客官身上的气息实在让他害怕,比那些在京城看到的大官还要压迫人。
最终张立雪拿着三个银角子和五百个铜板走出了当铺。
她先是去了布庄,给自己和四个小崽子买了一套棉衣棉裤以及两身可以换洗的里衣。
又估摸着几个孩子的脚买了四双棉鞋。
还买了十尺粗布准备回去做新的床单被罩。
张立雪又想到在包被里的老五,又买了两个棉包被。
以上总共花了1300文,布庄的掌柜的还送了他们一套针线并答应给他们送到善堂。
张立雪回到了粮铺,买了二十斤粟米,十斤白面,十斤糙米,共花了460文。
盐一斤60文,还是粗盐粒,张立雪先买了一斤。
张立雪以为最贵的也就是盐了,因为盐属于朝廷管控的,但问到了角落里的花椒才知道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花椒一两十五文,张立雪咬牙买了二两,30文。
又在肉铺买了两斤肥肉70文,瘦肉两斤40,肉铺老板还送了一根大骨头。
最后,张立雪又在街边的摊子上买了十个鸡蛋,花了十文,卖蛋的婆婆还送了她两根小葱。
买完这些,就已经到了中午了,张立雪两人便跟着送货的牛车一起回到了善堂。
回到善堂已经是下午的一点了,张立雪将买来的东西全部交收到东厢房,肥肉拿出来熬猪油,大骨头用来熬汤,再抓出一大把糙米用来蒸饭。
瘦肉留着明日再吃。
几个孩子看到竟然有肉,都从温暖的帐篷里钻了出来,围着灶间不肯走。
张立雪直接一手一个全部拎着又塞回了帐篷。
熬猪油的过程中张立雪就听着帐篷中此起彼伏的咽口水声,还有口水太多来不及咽被呛到的咳嗽声。
大骨头上虽然没有肉,但骨头汤熬得久了也是很香的,放入粗盐粒和几颗花椒提味去腥,最后撒上葱花,色香味俱全。
糙米饭蒸好后,张立雪让大妮将陶罐拿下去,换上铁锅,又做一个小葱炒鸡蛋。
张立雪把东厢房床上已经打结的干稻草全部抱到了灶间,简单的擦洗了床板就把饭菜端到了上面。
最后才把几个小萝卜头从帐篷里放了出来。
“开饭!”
张立雪一声令下,小萝卜头们就扑倒了饭菜里,一个个都吃的抬不起头。
看着孩子们大口吃饭的幸福模样,张立雪嘴角也含上了一抹笑。
日子总会一点一点变好的。
就在张立雪怀抱希望期盼明天的时候,离他们百米远的破庙里两个年轻汉子正在啃着手里的半块饼子。
那半块饼子正是昨天那两个老乞丐不舍得吃完剩下的。
在破庙的角落里,两个老乞丐全身光裸着僵硬的躺在一起,寒冷的天气让他们的尸身很快就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