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吃午饭的时候,外婆果然做了篮子里姜绒摘的那些菜。
一道辣椒炒肉,一道素炒豆角,一道番茄蛋汤,都格外的新鲜有滋味。
尽管姜绒只负责将它们从枝头上摘下来,她依然感受到了充分的成就感,仿佛这些菜肴的形成也有自己的一番功劳,吃得很是香甜。
饭后姜岚打来视频,问她饭菜合不合口味,姜绒用摄像头对准自己鼓起来的小肚子,让妈妈看自己鼓囊囊的肚皮。
“吃饱啦,外婆做的饭超级好吃!”
“那就好,记得别乱跑,妈妈就要上飞机了,一个月后回来……”
姜岚叮嘱声不断,小女娃的心却早已飞到天外,嗯嗯啊啊应了几声,好不容易等妈妈说完,要跟外婆说话,连忙将自己的儿童手表交到了老人手里。
见女儿如此“乐不思蜀”,姜岚总算彻底放下心,交代一番母亲后,便坐上了远行的飞机。
午后,一老一少一起睡午觉。
乡下的屋子不像城市,挤挤挨挨像个密闭的小方盒子,外婆家是一间大平房,中间是明亮的堂屋,两侧一边是卧室,一边是厨房,都十分宽敞。
堂屋一前一后两扇门,后院有农村旱厕,还有一片平整的水泥地,外婆说是用来晒谷子,正午的阳光照在上面,明晃晃的刺眼。
前后门相对大开,山间的穿堂风一阵一阵吹来,卷走夏日的暑气,携来一阵沁人的清凉。
屋外传来知了不间断的嘶鸣,这种生灵似乎天气越热叫得越响,叫声铺天盖地绵绵不绝,仿若独属于夏日的乐章。
姜绒躺在凉丝丝的竹床上,悄悄睁开一只眼睛,看向睡在自己身侧的老人。
外婆穿着大花汗衫,干瘦的手指捏着一把圆圆的黄色蒲扇,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徐徐的风扑在姜绒的小脸上。
其实姜绒一点都不热,在家她倒是很怕热,一到夏天必须开空调才能度过,可在这里,吹来的山风凉爽怡人,夏季的高温好像远离了这个小山村。
等到蒲扇扇动的频率逐渐降低,最终停止,小小的女娃轻手轻脚爬起来,屏息滑下地,穿起自己的小凉鞋,悄无声息溜出家门。
农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门从来不关,姜绒刚走出门,就见春芽从院门外探出头,一个劲冲她招手。
姜绒立马跑了过去,两个小姑娘凑到一起,春芽一把拉住她的手,兴高采烈道:“走,我们去山神庙!”
“山神庙是什么呀?”姜绒终于想起问这个问题。
“山神庙就是山神住的地方,你知道山神吗?”春芽问。
姜绒摇摇头,她没听过这个词,幼儿园里老师也没讲过。
才来到外婆家一天,姜绒就感觉自己见到了太多不曾见过的东西。
“山神就是山变成的神仙,你看到那座山没有?”春芽指着姜家村背后那座大山,小小的姜家村就坐落在大山脚下,如果从天上往下看,掩映在山林里的小村庄,就像是落在绿海中的一颗小石子。
姜绒:“妈妈说那是东林山。”
春芽肯定道:“对,我爷爷说,东林山上有神仙,大家都叫他山神,咱们村里还有个山神庙。”
姜绒:“哇!那我们是去看神仙吗?”
春芽:“那当然了,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发现的地方,以后就是我们共同的秘密了。”
“好!”姜绒重重点头。
若有其他人在这里,一定会纠正她们,这个世上没有神仙。
然而两个不满六岁的小女孩还未形成正确的观念,自然也不清楚神仙只是虚幻的存在,只出现于神话故事中。
春芽拉着姜绒往前跑,她不像姜绒,从没来过姜家村,每年的寒暑假她都会被父母送到乡下,对村子的布局也分外熟悉。
被踩踏出来的黄土小道绵延着伸向村后的山林,两人顺着道路跑进一片幽静的竹林,眼前骤然阴暗下来,阳光都被驱逐在外,周身满是青竹的香气与阴凉。
四下一望,影影绰绰间,竹林里鼓起一个个小土包,那是人死后埋葬的坟茔。
姜绒一下子止了步,乌黑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畏惧,不敢再前进。
小女孩握着新认识的小伙伴的手,小声问:“山神庙还有多远呀?”
春芽大咧咧道:“就在前面,很快就到了。”
在小伙伴的鼓励下,姜绒还是坚持往前走了一段路,好在春芽说的没错,山神庙的确不远,穿过这片不到百米的竹林,就能望见一棵大榕树下的小屋子。
那屋子实在很小,大概一米五高,成年人得弯腰才能钻进去。
不过两个孩子不到六岁,这小小的房子对她们来说刚刚好。
走得近了,才能看清这山神庙有多简陋。
神庙没有门,三面墙壁都是用山石堆积的,墙上爬满了绿茸茸的青苔。屋顶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