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我就长大成人了。
一九七五年我十七岁,已经是光大街一个资深的小混混,花衬衫、小管裤、马桶包、三角刮刀是我的标配。
花衬衫、小管裤是三哥的,他个子长高了,穿着不合身才扔给我的。马桶包和三角刮刀是大哥的,那年头穿的用的都时兴小的捡大的。
那时大哥和二姐刚刚回城,他们一同下乡在高县,回城时高县有两个招工名额,一个是鸿鹤化工厂,一个是化工研究所。
女士优先,大哥让她先选,二姐选了化工研究所当了电焊工,大哥去鸿鹤化工厂当了钳。
我很喜欢二姐的工作,焊枪弧光湛蓝、灿烂,割刀火光飞溅,诗意盎然。
二姐戴着口罩像一个火神,有时吐着火舌“扑扑扑”割断钢板,有时又夹着焊条“叫嗤嗤嗤”地把钢板与钢板、管件与管件焊接起来。
电焊面罩也很神秘,从护目镜里看出去,焊枪和割刀吐出的炫目火舌就像是打火机的火苗,太阳就像一只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的光。
二姐也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还说不不是在上班,是在做诗,不是诗人,胜似诗人。满满诗意的焊工让本来就文静的二姐显得更加文气。
大哥的三角刮刀却充满了野性和血腥,虽说也是一种工具,主要用来刮去金属部件上的铁锈和污渍,但形状很像攻击性的刀具。
刀尖、细长、三面都是刃口,锋利无比,至今都属于管制刀具,哪怕是资格的钳工也要在公安机关登记报备。
大哥不知为啥从厂子拿回家来,放在那口破木箱子底部,三哥和我一点不知情。
有一天趁家里无人,我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到的,从此成为了我的宝贝疙瘩,整天放在马桶包里,几乎与我形影不离。
当年大家都穿青蓝二色,在一片蓝色的海洋里,一个穿花衬衫、小管裤、背马桶包的小子晃来晃去,很是光鲜、招遥。
哪里像一个学生,一看就是痞子。
身怀利器,杀心顿起,下课后我常常拿出刮刀出去炫耀,女同学吓得尖声啸叫,男同学吓得脸色都变了。
好吓人的刀!
一个个露出惊恐的神色,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更不敢告诉老师,害怕惹我生气,人认得你,刀子认不得你。
我是杀过人的,小学四年级就用水果入刺伤了一个同学的胳膊,为此在班上写了检查,回家屁股都被打烂了。
父亲抄起鼓捣豆瓣酱的竹板,母亲数着数字,足足抽了二十下,我也大声惨叫了二十声。
我就先后读于五.七小学和五.七中学,原来叫自流井盐厂子弟和子弟中学,后来为了纪念毛爷爷某年五月七日的指示才改名的。
五.七中学是官方的称呼,民间叫恋爱中学,此校老师教书,学生学习都不咋地,但谈恋爱很在行。
学生和学生谈情,老师和老师说爱,老师和学生有一腿,成为了五.七中学的一景,恋爱中学名副其实,名声远播。
我们两个语文老师,一个姓张,一个姓曾都是找学生结的婚,只是学生不是我的班的,是高年级的。
张老师的女朋友住在总库宿舍宋三家隔壁,好像姓王,不是很漂亮,但比较丰满,属于肤白、丰腴、性感一类的女人。
张老师梳个小分头,一张小白脸,成都口音,说话女生女气,很像是日本皇军的翻译官。
曾老师叫曾庆华,鹰钩鼻子,腰板挺直,说话走路很有朝气,我很感谢他,正是他把我的狗屁作文当范文朗读,让我傻傻地认为自己语文还行,后来去参加高考才有勇气。
我那么早熟、早恋,可能同就读于这所著名的恋爱中学有点关系,虽然老师没有教,但身教胜过言传,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我看了巜少女之心》。
那年头正流行批林批孔,学工学农,读书无用,上不上课,是不是迟到早退没人管,我正好一面读书,一面当小混。
所谓小混混不过就是偷鸡摸狗,打架斗殴,逗女生,坐茶馆胡吹海吹,等等,没啥名堂,一个“小”字,看得出別人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