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需要喝鲫鱼汤补补。”
厨娘应了,去小厨房忙碌去了。
府里有大厨房,用于老太太膳食制作,招待贵客造访,重大日子府中聚餐用。各个院子有自己的小厨房,平时做个可口小菜,做个点心,熬点粥等等,自己小厨房做做就可以了。
倚梅园的人习惯了清净日子,每天的菜蔬由大厨房分配一点过来。倚梅园厨娘擅长做鱼,煎炒炖炸做鱼汤,样样精通,做的特别好吃。鱼在倚梅园可以有几十种做法,雍儿没事就跑到小厨房,跟厨娘一起玩。她觉得做菜好神奇。厨娘做饭,她总在旁边帮忙,虽然经常帮倒忙,福春并不限制她,让她去玩。
太太跟老爷说了,老爷思来想去,让谁来教孩子们呢?男孩子是要去学堂读书的,正儿去学堂。老爷突然想到那个救他的后生,吴名,白白净净儒雅有礼的男孩子,让他来府里教女孩子们读书,教正儿骑射,是极好的人选,也正好可以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在府里收拾一间下人房来,他的饮食起居都解决了,这样很好。
于是,老爷跟太太说了,太太没有意见。
中午,太太让丫鬟过来传话说,府里给女孩子请了一位先生去家塾一起教了,福春很是满意。
吴名自从那天晚上救了赵老爷,接下来每天午后在河边逡巡,手擎一把洞箫,闲坐着吹奏,要么傻傻坐着看运河上船来船往。他不知道赵老爷会不会派人来寻他,让他去府中做事。他不敢懈怠,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实则内心悄悄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老爷让水根去御码头寻那个年轻后生。水根去御码头边上,听到有箫声传来,远远地看到有人在河边吹箫,应该就是他了。近了发现,果然是吴名,如此这番地跟他说了,说老爷叫他来赵府。两个人回到赵府,吴名拜见赵老爷,老爷跟他说了请他来教书,让赵四安排他住下。
六月十五这一天,青儿带着雍儿来私塾,一起读书的有环儿,云倩,还有宝悦。先生就是那个叫吴名的二十岁左右的男子,瘦瘦高高,目光炯炯有神。
今天,先生穿着灰色长衫,站在那里有玉树临风的感觉。虽然天气很热,却不能穿得太过随意。先生浓眉鹰眼,眼睛里透出的光明显跟他的年岁不符,太过老成,还有点不快乐。雍儿见了先生就喜欢,说不出的亲切,就好像是老熟人一样。她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听先生的教授。
先生跟大家说:“我姓吴,大家叫我吴先生。今日起,由我教大家读书。”
孩子们上午半天读《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下午学弹琴。
按照赵家老太太的意思,女孩子们随便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便好,重要的是会做女红,会操持家务为上。可是赵老爷认为,河下镇上家家户户都很讲究读书,男孩子们上进好学,女孩子们也要好好培养诗书气质。因此,吴名对女孩子们每天的功课也要求很严。琴棋书画样样不落下。
傍晚,院子里暑气未消,好在倚梅园里有个池塘,像一块半圆形的玉玦环着正屋,里面有金鱼游来游去,因为天气炎热,鱼儿多半张着嘴巴伸着头在水面上换气。院子里绿树盎然,石榴花在绿叶丛中火热地开放。
太阳落山了,还是没有一丝丝风,奥热的天气,门前的砖头地面上,散发着热气。雍儿在门前石桌上写字,小手紧紧抓住笔杆,生怕笔滑落下来,福春在一旁摇着芭蕉扇,边看着她写字,不时给她指点一二。
福春说:“写字不要太紧张,气沉丹田,抬起胳膊,注意力在整个手臂上,不是单纯手指用力。
福春伸头看着先生让雍儿临摹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福春说:“写字不能太紧张,紧张就把字写死了。字贵在气韵,气韵贯通,领会真意之后,字才能写好。”
雍儿今天有点走神,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小眼睛偷偷瞟池塘。
福春看见了,说:“今天怎么不专心呀?”
雍儿低下头。
“是不是想去看看池塘里的鱼儿?”
“是的,母亲,昨天我去喂鱼了,一条小鱼宝宝,不知道它今天饿不饿。今天我还没有喂它呢!”
“池塘里有东西给它吃,你不用担心鱼儿在池塘里会被饿死,喂多了,反而会把鱼儿撑死。”
“是吗?母亲我想去看看鱼儿,看看有没有把小鱼儿撑死,我看一会就来写字。”
“好吧,只能看一小会儿,马上要来安心写字。”
“谢谢母亲。”
“雍儿,你看母亲点着的这柱香,香烧完了,你就要回来写字。”
“好的,母亲,有风吹,香会烧得快吗?母亲您把香拿到屋里去焚,它是否会慢一点焚完?”
“你看看,哪里有一丝丝风呀。我倒是希望有风吹过来,凉快一点呢!你想法真多,再提这么多要求,我就不许你去看鱼了。”
“好的好的,母亲,我去看鱼了。”
福春边乘凉,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