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打不过外族是因为儒家思想吗?#}
各朝观众:??啥叫打不过外族?来来来,必须好好掰扯掰扯。
孔子有些纳闷,儒家学说怎么会让人觉得是打不过外族的原因?是传到后世内容变了还是提问的这个人没有好好学习?以德服人呢?
大秦咸阳城,诸子百家望向儒家众人,眼里带着审视怀疑和打量,明晃晃的写着你们都干啥了?
儒家众人:......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干啊。
刘邦也在想难不成是白登之围让后世人觉得咱不行?
宋朝皇帝们尴尬脸,难不成是因为他们让后世人觉得汉人太弱了。
朱由检呼吸一窒,暗暗给自己打气,中原必须是汉人的。
无论各位老祖宗是怎么想的,刘玥玥已经点进帖子看网友们回答了。
{一位网友回答:郑和下西洋,历史书上简单的一笔带过,郑和啊就是去交朋友的,一路上都在交朋友。但是历史书上没有告诉你,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和郑和交朋友的,嘿,不想和郑和交朋友的国家都被郑和随手灭了}
天幕下
朱棣摸了摸胡子,眼睛里满是赞许,不错,不是咱打不过外族,是咱都奉行君子之交,但你不识趣那就算了。
“也不知道郑和现在到哪儿了,这出了大明还能不能看到天幕?”
“父皇,大天幕郑和可能看不到,但小天幕每个人都随身跟着的,他应该看得到。”朱高炽心中也担心,天幕的出现是好也不好,知道了历史,一堆事情要干,当真是愁人啊。
此时还在航行的郑和,他是看到小天幕上说的,前路未知,这一路也是枯燥乏味,好在还有小天幕跟随着心安不少,之前还担心外邦人发现,结果他们根本看不见它的存在,郑和也是大大松了口气。一路上也不敢太耽搁,有世界地图在手就是方便,他们的目的地是先往欧洲去,先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当然沿途一路上也没闲着就是了,还收获了不少好东西。
在这位网友的回答下,有不少网友留言。
【主要谁也想不到一只船队能带上万战斗人员】
【打下苏门答腊还建了个海外军事基地和贸易中心军工厂】
【我一直觉得郑和下西洋是热爱和平,压根不知道他驻军了,课本也没写...】
【灭了好几个小国,还带回大量钱财支援老四修建北京城、通大运河、 五次出征、修永乐大典、给几万民夫发赏银...】
【驻军之前把南亚群岛最猛的家族给灭了,然后原地盖了个都护府】
【郑和回来的第二三年朱棣就北征了,他肯定是带回了大量银钱,但这笔钱没有走国库,士大夫读书人是分不到这笔钱的,下西洋下空了国库就被禁了】
【郑和下西洋是皇室组织的,意图也是充实国库和皇家腰包,玩到后期,南方意见越来越大,抢了南方商人的利益联手把出海贸易掐死,后面虽然海禁,南方有特权的人一样搞海贸】
【郑和:上好的丝绸瓷器一个一斤小黄鱼,快来看嘞~ 土著:不看跑...... 郑和拉着自己的丝绸瓷器和土著的小黄鱼扬长而去】
【走了一圈,都是朋友了】
.....
天幕下
洪武时期
朝堂上,朱元璋眼里凶光大作,正赶上上朝的大臣们冷汗都出来了,胆子小的吓得两股颤颤。
“抢了南方商人的利益?呵,这些商人是给你们上供了吧,也是抢了你们的利益吧?还是朕对你们太好了,挡了你们的财路。”朱元璋那是怒火直冲天灵盖,对着太子又变了一副温和面孔,“标儿,你怎么看?”
诸大臣被朱元璋的话吓得齐齐跪下大呼冤枉,要老命哦。
朱标站出来,冷静客观的开口,“父皇,海贸一定是要有的,就目前看来利益巨大,参考四弟的做法,可由朝廷组建商队出海,既可了解如今的世界形势,摸清他国底细,也能大赚一笔。此外,财帛动人心,至于民间的商人,儿臣认为可以建官方商会,吸纳民间商人与朝廷合作,由父皇您亲自下诏,给予他们部分利益分配,还有皇商称号,若是他们愿意也可以付出一部分报酬和朝廷商船一起出行,相信他们大多是愿意的。”
“嗯,标儿说的有道理,那朝廷海贸由谁负责好?”朱元璋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海禁这玩意儿只对普通人有用,既然如此还不如开放的好。
“几个弟弟也大了,儿臣觉得以他们的能力可行。”
“不错,平时也没什么事情,出去给老子赚钱去,至于老四还是留下,赚钱就算了,打仗用的到他,商会的事情也就交给你牵头吧。”
朱家几兄弟:......都不问问我们的意见?
......
永乐时期
朱棣唔了一声一副笑眯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