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下山后,走了小半日,最终停在了平阳县城门不远处。
平阳县城门口被官兵层层把守,难民们被驱散在两边,和他们刚上山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就是把守的官兵更多了,难民也多是些老弱病残。
根据林老三的判断,那些年轻有力气的应该是继续去其它城镇谋出路了,。
林老三将老秦婆从牛车上扔下来,解了绑在手脚上的绳子,又将那一袋子粮食扔下来,便扬长而去。
看着远去的牛车,老秦婆才反应过来,她这是被赶出来了。
“你们林家这些天杀的,欺负我一个老婆子,你们不得好死。“
牛车此时已经走远,大家什么也没听见,只留给老秦婆一嘴灰。
“呸呸,老秦婆吐了吐嘴里的灰,起身开始看袋子里的东西。”
袋子上面铺了一层红薯干,下面全是干了的野菜,老秦婆现在连口锅都没有,吃这些跟吃草也没啥区别,气的老秦婆又将家里的两个儿媳妇骂了一顿,秦天明虽然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她这个当娘的有些生分,但毕竟是自己儿子,平日里对自己也说得过去,这袋子粮食一定是家里那两个恶毒儿媳妇放的。
老秦婆这次倒是没猜错,把袋子里装上野菜,又在上面铺点红薯干的主意,就是她两个儿媳妇想出来的。
秦天明媳妇之所以说,要把家里粮食都给老秦婆带上,就是怕秦天明一个想不开要跟着老秦婆一起下山,她可不想跟着来受罪。
解决了老秦婆的事儿,林家人心头才算彻底松快了,刘腊梅也不再整天疑神疑鬼深怕闺女被偷走。
要说老秦婆被送走,松口气的可不止林家,还有村里其它有孩子的人家,村里的妇女们基本上都和老秦婆吵过架,万一老秦婆一个想不开又偷孩子怎么办,现在人被送走,大家也算彻底放了心。
又忙了七八天,建房子的木头就全部准备好了。
东西准备好,那接下来就是盖房子,挑了个黄道吉日,村里人便开了工。
因为开工前就商量好,不管谁家先盖房子,都得等大家房子都盖好后才能住,所以这盖房子的先后顺序,大家便没有去争。
盖房子是全村的大事,只要能动的就都得参与进来,为了节约时间村里人重新吃起了大锅饭。
村里做席面的大勺和做饭好吃的林老大媳妇儿负责给大家做饭,又挑了三四个老头,七八个婆子负责烧火,择菜打下手。
开工的第一天,林家人一大早就出了门,里正作为一村之长,房子是第一个要起出来的。
这是开工的第一顿饭,大勺和林老大媳妇儿都是用了心去做的。
那些帮厨的也是早早起床就过来帮忙,早上五点钟,饭菜就被做了出来。
“饭好啦,大家伙儿快来打饭啦。”
大勺拿着擀面杖敲着锅盖,满山谷的跑着喊人。
很快大锅旁,就聚集起了过来吃饭的村民,大家手里都拿着碗筷。
大勺给村里几个半大小子手里塞了馒头,让孩子们帮着维持秩序,看着大家伙儿排队。
几个小子左手馒头,右手小木棍,在人群中走来走去,看见插队的,没好好排队的都会说两句。
香喷喷地吃了一顿开工饭,上午大家便开始忙碌起来。
除了林老太要看孩子被留在家里,林家其它人,包括三小只都被喊了去干活。
就这样一连忙了一个多月,房子终于全部建好。
木头房子虽然保暖效果不太好,但遮风挡雨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也没计划常住在山上,不过是个临时住所,等平阳县让进人了,还是要去县城讨生活的。
因为是临时住所,大家也没什么讲究的,就是房子落成的时候,一村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吃完饭后,便各回各家收拾去了。
房子虽然简陋,但该有的都有,正堂,厢房,客房,厨房一应俱全。
背井离乡到现在两个多月,终于重新住上了房子,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一连几天,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房子合伙建好了,里面的东西却是需要自己弄的。
因为不是长久住处,林家房子建的也不是太大,正房四间,两间厢房,外带一个厨房,一个库房。
房子虽然建的不大,但院子却是很大的,农村人都喜欢在院子里养鸡养鸭种菜啥的,下意识就将院子留大了。
对于这个院子林长乐是最满意的,她空间里的鸡,鸭,兔子越来越多,等院子建好后,正好扔出来腾腾地方。
正房分给了林老太和林长乐,旁边儿住着林老三夫妻俩,右边住着林老大两夫妻。
林老二和林家三小只各分了一间厢房。
房子有了,家具也得整起来,林老三学过一些木匠活儿,虽然手艺不咋地,但一些简单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