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正文卷第363章假目标直升机一路向西北方向飞去,到达马塔纳湖上空后向北转向,随后按计划在吞拿农场附近降落。
东风兵团没有遇到任何阻拦,但隔着近5公里的距离,他们都已经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隐约枪炮声。
很显然,机动旅团的攻守双方正在激烈交火,而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守方绝对不可能支撑太久。
情况危急,陈沉来不及多想,直接持枪闯进了农场里,搜出了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两辆女士摩托车。
虽然简陋了点,但两辆车正好能坐下一个侦查组4人,甚至相对来说安全性还更高,适合侦查组使用。
毕竟在战场上,只要不是防弹载具,有没有那层铁皮挡着,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摩托车目标小,不容易吃火箭弹,再加上上下车方便,能快速做出反击动作,优势非常明显。
于是,石大凯带队,侦查组快速出发,而陈沉则带领其他人员徒步前进,向目标区域赶去。
5公里的距离实际上根本算不上长途奔袭,但东方兵团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对人员体力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不过好在,哪怕是刚刚到位的新兵,在体能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仅仅花费了15分钟时间,全副武装的东风兵团便已经走过了两公里的距离,而这时候,侦查组的第一轮侦查情报也已经传到。
“我们已经到达目标区域,攻守双方交战非常激烈。”
“目标位于马塔纳湖湖边诺哈村中心,守方围绕村落建筑防守,攻方从4个方向包围进攻。”
“守方人数在20人左右,攻方人数大约在60人。”
“双方都没有重型装备。”
“局势很怪,双方的争夺重点似乎并不是村庄的核心区域,而是诺哈村外北侧的桥梁。”
“守方似乎在尝试从桥梁突围,但攻方的火力很强,他们被压回去很多次。”
听到这里,陈沉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诚然,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无论选择哪个方向突围都是可以的。
只有打破包围圈,先依靠机动性缩小接敌面积,降低己方的伤亡率,才有可能继续组织起有效的拦截和阻击,掩护核心目标撤离。
但问题是,从诺哈村的地形来看,选择北侧突围是最不理智的方案。
原因很简单,诺哈村北侧桥梁连接的是交通主干道,随然看上去有利于撤离,但实际上,你跑得快,敌人追得也快。
再加上攻守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依托有力地形,攻方完全可以快速集中优势兵力,在争夺焦点上布置足够力量,一点点蚕食掉守方的突围力量!
而守方本来人数就少,人员进一步被消耗之后,与攻方的对比差距会更大。
因为在20对60的情况下,阵亡五人并不是将人员差距从40人拉到45人那么简单,而是将兵力对比从三倍拉大到了四倍!
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他要么选择继续固守待援,要么就选择非主干道的方向突围,用崎岖的、不便于机动的地形来限制双方的力量差距。
而现在,机动旅团守方的指挥官显然已经打蒙了。
那就意味着他很可能没有受到支援力量正在赶来的消息,正在尝试借助自己的力量孤注一掷地突围!
这样的情况非常危险,而更危险的是,现在的东风兵团没有任何办法去建立与对方的联系!
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能等己方的力量全部到位后再发起进攻,因为等到那个时候,机动旅团的守军很可能已经被打空,己方再想要救人,就完全是痴人说梦了!
想到这里,陈沉果断开口说道:
“1组分为两队,狙击手和机枪手留下,立刻发起进攻!”
“依托外围丛林有利地形,通过狙击、散布射击对敌人进行袭扰,吸引敌人火力,降低守方压力!”
“要立刻向守方明确我们的身份,让他们看到支援力量的存在,放弃激进的打法!”
“其余队员,把摩托车开回来接人!”
“明白!”
石大凯立刻回答,而紧接着,无线电里也传来了狙击枪开火的声音。
“所有人,全速前进!”
陈沉一声令下,全员再次提速,而在短短5分钟之后,两辆女式摩托车再一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东风兵团佣兵体积太大,一辆摩托车最多也就只能运载两人,完全没办法玩印度佬的那种骚活,于是陈沉只能安排机枪手首先上车,对侦查组剩余的两人进行火力支援。
这一刻,他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了“投送能力”的巨大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对阿三哥们那种“杂技表演”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