煣夜的闹剧结束后,我恢复脸上的微笑:“众使,朕刚刚说了,大秦对待友邦向来是和善友好,众使不必多虑,请继续吧。”
闻言,众人继续献上国书和国礼,倒是没再出现乌孙那样的小丑。
等所有人进献完毕,我开口道:“朕非常感谢你们的国家对大秦所展现出来的善意,大秦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友邦,互市通商,永结同好。”
对于他们这么着急来使大秦,我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一定是为匈奴的事。不过,如果我先提出来,就会让他们认为大秦也惧怕匈奴,不利于我占据主动地位。
果然,我话音落下,龟兹来使喀渠站了出来,恭敬道:“大秦皇帝,我听闻大秦在去年春天同匈奴大战一场,虽然获胜,但未能彻底消灭匈奴,还使北胡坐大。如今我们天山各国亦深受其害,不但有呼羯和匈奴虎视眈眈,您刚刚斥责的乌孙同样对天山诸国垂涎欲滴。”
喀渠看我依旧颇具威严的表情丝毫没有动摇,心中有些失望,还是接着道:“所以,龟兹国王希望大秦皇帝能与西域诸国合作,像大秦皇帝说的那样,成为友邦,互相帮扶,共同抵御匈奴的威胁。不知大秦皇帝以为如何”
我微微一笑:“龟兹使者,匈奴已经被大秦赶到了北海,北胡虽然占据了匈奴的草原,但因为去年冬天北胡冻死牛羊无数,大秦帮助了他们,所以就在你们来之前,北胡已经正式和大秦互市。如今两国相安无事,建立了邦交,大秦已经不再面临匈奴的威胁了。所以朕对这件事没有太大的兴趣。”
喀渠没料到北胡和大秦的关系竟然已经发展成为邦交,而且已经互市通商,猝不及防之下,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
对于我而言,我当然不会不在乎匈奴的威胁,游牧民族只要没有被彻底消灭,早晚都会重新发展起来,不过是以其他不同的名字出现罢了。
比如历史上东胡被匈奴吞并后,分成了乌桓和鲜卑,鲜卑又演化为吐谷浑和柔然,柔然最后遗留下来的部落成为了契丹……翻来覆去都是一拨人。
但我却不能轻易答应西域的请求,因为我已经有了兵不血刃将西域纳入大秦疆域的办法:驱虎吞狼。
焉耆使臣阙敦见我拒绝了喀渠的请求,立即接着道:“大秦皇帝,我们既然已经成为邦国,您怎么能眼看着邦国被吞并呢现在我们互市能够得到许多好处,一旦天山诸国被乌孙或匈奴吞并,大秦皇帝又与谁通商呢这对大秦皇帝来说不也是很大的损失吗”
一连串的发问并没有使我动摇,我不会轻易被道德绑架,你没了关我什么事,甚至我还想敲锣打鼓,因为我是渔翁啊……
不过面上功夫还是要做到,我装作一副为难的神情,叹道:“非是朕不愿帮助你们,只是大秦距西域万里之遥,虽然已经在幼泽以东设立了敦煌郡,但仅仅是作为商路上的驿站使用。若是大秦发兵助你们,恐怕大秦的兵卒还未到西域,就已经人困马乏,无法作战了。”
现在整个河西走廊,加上达达的羌兵,起码有骑兵三万、步兵近五万,兵力不算少了。不过还是那句话,我自然不能做亏本买卖。
这下二十几位使臣大眼瞪小眼了,没想到我拒绝得这么有道理。的确,如果从大秦发兵,仅是一路的粮草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换成他们,也不会选择出兵。
山北六国和车师六国是最着急的。
西域三十六国严格来说只是城邦,之所以被称为国家,是因为汉高祖名字叫邦,为了避讳,便统一称为国。其中有城郭的不过十余个国家,因为有绿洲,以农耕为主。往南的葱岭(帕米尔高原)诸国则是连城郭都没有,那里气候湿润,水草肥美,适宜放牧。所以山北和车师说起来是十二国,其实就是十二座小城郭。
现在他们可谓三面受敌,北有呼羯、东有匈奴、西有乌孙,每年除了进贡,还要时时刻刻担心会不会被吞并。如今乌孙越来越猖獗,一旦焉耆和龟兹抵挡不住,那他们只有等着消亡的命运降临。
山北和车师各派了一个代表来,急忙道:“我们进城的时候,看大秦的武器无比锋利,如果大秦不愿意出兵,可否将铁器给予我们我们可以拿任何珠宝来交换!”
喀渠急了,连忙道:“还是请大秦皇帝再考虑考虑,出兵相助吧!”
心中暗骂山北使者:‘愚蠢!应该死命请求大秦出兵,经过我们这么诚恳的请求,如果大秦皇帝依然不答应,再提出援助粮草兵器,或许大秦皇帝不忍心拒绝。你居然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使大秦出兵,简直是愚不可及!’
虽然不知道喀渠心中如何想,不过即便按照他想的那样,我也不会答应。大秦如今的铁器与铜器相比,不亚于膛线枪和燧发枪的差距,这种国之重器我怎么可能轻易给他们。
我早就严厉告诫过吴剑和已经装备精铁武器的秦军,包括马鞍、马蹄铁和马刀等等,哪怕秦军打了败仗,也要尽可能确保这些东西不被遗留在战场上,一旦被敌军得了去,很可能被敌人模仿出来,丧失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