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写文整整过去一个月了。虽是短短的一个月,我却深深体会了人在病痛中活着有多么不容易。因为更年期身体的巨大变化,因为严重的睡眠困难,还有那些微妙的烦乱都会导致的焦躁不安,胸闷气短,让我在最艰难的几天真的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挺过去,是否还能继续欣赏那美丽的朝阳。这些日子,书不敢读,电子设备不敢听,也不敢随意看,生怕哪个点又会忽然导致我的烦乱。在药物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回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今天,我得以重新开始更新我热爱的写作。
还是在学校组织的读书交流活动中,我听同事介绍了《正面管教》这本书。这几天,邻桌小同事的这本书就放在办公桌上,我顺手翻开看了看。不成想竟然一下子就被作者的序言吸引住了。本就非常喜爱教育方法和心理教育的人,顿时对书中描述的方法大感兴趣。认真读来,其中的很多理念都很具有独到的切实用处,对于现实教育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比如这一段
“对现实教育另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太多的母亲和父亲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因为忙于生计,或者不懂得让孩子对家庭有所贡献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父母们常常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说得多好啊,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里所说的问题应该是当代父母的一个严重的通病,尤其是那些拥有独生子女或是孩子很少的父母。所以,正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放手,亲自导致了孩子问题的产生,还不能自知。待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却埋怨孩子这不好那不好。
书中把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归为三种:第一种,严厉(过度控制);第二种,娇纵(没有限制);第三种,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意思是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对于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学生,我与孩子互动的方式都属于第三种——正面管教。书中也用肯定的语气强调,第一种带来的效果是短期效应,只有第三种才是长期有效的互动方式。我本是是工作在教育一线。可是我周围有很多同行和家长只认同第一种互动方式,认为严厉才是好老师,对我这样的方式很多人会嗤之以鼻。每当看到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我都会再一次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欣慰,也更加为自己这些年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到宽心。因为我没有糟蹋孩子的身心,没有给他们带来伤害。
这本书里还有好多值得细细品读和身体力行的理念和方法。而这些方法如果真的领悟了,会产生神奇的现实效应。真的希望正在为人师为人母中有诸多困惑的人能看到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