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图和效果图不一样,这是真正实用的,也是必须画出来的图纸。
现场随着李诺一的话音落下,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听讲解的三个人,仅仅由于刚才的介绍,便已经无法深入思考,更不用说成像了。
但是李诺一知道这还不算什么,对于今天话题的核心,这还不足以震撼。
“它不仅仅是能协助人来设计房子,比房子更难的,比如大型水坝,大跨度的桥梁等等,这些有时候用人力手工根本算不出来的设施,它都可以将合适的结构形式算出来。”
李诺一用这个打比方,在场的三人都听懂了。
他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毕竟都见多识广,通常的认识还是有的。
在受力局面复杂的情况下,建筑的某个结构由于考虑的受力因素太多,已经超出了手算的能力,往往就会被认为不可解决。
这种情况不是增加人手就能改善的,加多少人也没用。
“真。。。真的吗?”
虽然知道李诺一不可能骗他们这些人,但是宋同志在艰难地咽了下口水后,还是自言自语般问了一句。
李诺一没回答他的话,因为还不够震撼。
“你们都知道潜艇,也知道声呐,知道潜艇是容易被军舰携带的声呐所侦测到的吧?”
众人齐齐点头,但不知道李诺一为何话题突然跳跃到潜艇上,一起疑惑地望向他。
“那么,先不说更复杂的动力系统,你们知道,潜艇要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才能减少在水下的噪声、又能保持优异的机动能力吗?”
李诺一没在意他们的目光,深入着他的话题。
“你,你继续说。”
宋同志本想说些什么,但是话从嘴里出来,却变成了让李诺一继续。
“造型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影响它性能和噪音的因素太多,有的还相互制衡。
用人工来计算,实际上基本上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只有计算机介入设计,才能从众多影响结果的参数中,算出合理的结果。
有结果未必意味着能造出来,它计算的结果,可能会是一个你用现有设备无法加工的曲面。
那么怎么加工算出来的曲面零件呢?这又要计算机介入,用电脑代替人来操作机床,加工出人工无法加工的精密零件。”
李诺一抛开了理论,尽量用大白话讲给大家听,他的话明显起了效果,在场的人虽有疑问,但基本都明白了意思。
“世上有这样的机床吗?”
沉默了三秒,老李小心翼翼地问出了声。
“美国明年就有了。”
第一台自动控制的三轴铣床,明年就会在美国出现,再过几年,国内还在研究怎么建钢铁厂的时候,美国人就会研发出数控中心,正式步入数控机床的时代。
“你是说,他们能将你这个设备和机床结合起来,操控机器运作?”
宋同志额头冒出了汗,他恍然不觉地指着笔记本电脑。
“可以这样理解,这种机床和你们常见的不一样。
它可以在同一时间操作三个或更多的工作面,同时对零件进行复杂的加工,而且精度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必须要用相应的工具来检测。”
“这么高的精度意义何在?”
宋同志紧追着问,他们不是金先生和赵先生那样的科学家,无法立即体悟到李诺一话中的威力。
“这样说吧,制造潜艇的零件没有如此的精度,那么它可能在很远就会被侦测到,精度达到后,它游到你附近,你才能发现。
潜艇也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计算和加工能力不足的话,导弹飞不上天,飞上天也飞不远,或许飞上天后,你根本不知道它飞到哪去了。”
李诺一最后的话,让老陈想起了这两天和金先生他们的交流,于是他小声对宋同志说:
“金先生和赵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们说,计算机彻底让他们插上了翅膀。”
李诺一口中的导弹,在宋同志耳朵里不是新名词,不过小型化的概念还没普及前,他意识中的导弹就是能打上千公里外的大家伙。
但是也是因为能飞这么远,他很清楚这就是镇国神器,是国家一定要搞出来的。
涉及到这样的神器,宋同志再也不会认为,只是提升个收音机能力这样简单了。
他强行让自已冷静下来,然后指着笔记本电脑问道:
“我们在美国卖的元器件,和你这个叫计算机的,有什么关系?”
话题终于回到了原来的层面,宋同志没忘今天要讨论什么。
“计算机的核心就是由那些半导体元器件组成的,只不过你现在看到的设备,里面的元器件更小、更先进,我们卖的,可以说是他们的祖父辈,相对要落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