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三天时间过去了。
安如山同志作为政府首脑,否定了国防部对朱启明和郑红杰的处理意见,表示要转到军事法庭重新审判。
于是关于陈晋在东花厅提意见,想要报复朱启明和郑红杰,把他们置于死地的说法就流传了开来,这也导致很多人对陈晋有了不好的印象。
不过这些事情陈晋还不知道,他正忙着落实收购汽车制造厂的事情。
其实可选择的范围不多,距离京城比较近的范围内,就是京城的京城汽车制造厂以及京城第二汽车制造厂、津市汽车制造厂、北方汽车厂等四家工厂(纯属虚构,实在找不到更多的资料)。
这里面只有京城汽车制造厂有点规模,其他三家厂子都属于刚起步的阶段,目前规模还很小。
京城汽车制造厂创建于1958年,是华夏继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现在华夏大部分新的吉普车,都是这家汽车制造厂生产的。
不过人家级别也高,人家现在是部属企业,是一机部的次子,国防科工局现在还没有确定级别,但要想收购人家是不太可能的。
就算强行收购,也不知道要扯皮多久,那绝对不符合陈晋的要求,安如山同志也不会同意。
对于安如山同志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家工厂能在11月前生产出几辆量产型的神龙一号汽车,时间上很重要。
京城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在还是一个小厂子,属于京城市政府所有,之前曾经和华清大学合作研制微型汽车,用于解决京城市区内的交通问题,主要作为出租车使用,不过由于质量不过关,生产了一百多辆就停产了,也没有投入量产。
尽管如此,还是锻炼了一批技术队伍。
目前该汽车制造厂的主要业务是修理汽车,要说收购是能收购,但是技术改造的难度很大,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津市汽车制造厂和京城第二汽车制造厂情况差不多,好一点的就是人家原来是农机厂,后来扩大规模到生产汽车,不过到现在汽车还没制造出来,还在生产拖拉机。
该厂属于津市政府所有,能不能收购不好说,就算是收购了,改造难度也很大,而且距离延城园区有点远,来往不是很方便,就算有直升机,也不能当做通勤车来用吧?那得多费油?
北方汽车制造厂的历史就更悠久了,地方也是在京城,可以追溯到前朝时期,不过那时候就是一个汽车修理铺,负责为当年那些王公贵族修理几辆汽车。
华夏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1901年冬,匈国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
1902年,京城有了第一辆汽车,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袁某人敬献给皇太后的御用车。
后来京城的王公贵族开始买汽车,加上外国人带来的汽车,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几十辆,所以就诞生了汽车修理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汽车修理铺发展成了汽车修理厂,并在1959年扩大成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实际上还没有汽车生产能力,只是在试着生产小型汽车。
目标圈定了这四家汽车制造厂后,陈晋便安排了人员去调查这四家厂子,准备了解之后再去接洽,尽快拿下其中一家,然后进行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尽快开始生产神龙一号汽车。
他决意出钱收购国营工厂,除了想在产权方面清晰之外,还有一个也是想争取时间。
如果由上级来划拨,或许地方上答应的很容易,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只能服从命令,但是在接收过程中就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了,人财物的移交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资产的盘点、人员的接收,稍微出点问题就会影响到接收时间。
而他们现在正是时间很紧张的时候。
而如果出钱收购之后,产权属于国防科工局了,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资产盘点之后,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处理掉,在引进一些生产设备,这些都是国防科工局自己可以说了算的。
另外就是人员的接收,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被收购以后,原来厂子里的人肯定是有疑虑的,当干部的担心自己不能继续当干部,当工人的担心自己不能继续当工人,还有那些偷奸耍滑的、技术不过关的人,担心自己被开除什么的,可谓是人心惶惶,稍微有人煽动一下就有可能闹出风波。
不过有了产权之后,国防科工局就算要开除一些人也是没有问题的,你不让我开除,我就在尾款上扣钱,相信就是为了钱,地方上也会处理好这些人的问题的。
于是四个调查小组拿着介绍信就去了这四家厂子,介绍信不是国防科工局的,而是国家计委的。
要是国防科工局开的介绍信,人家会让你这么清楚的调查吗?肯定理都不会理你。
有了国家计委的介绍信,这些厂子不仅会好好接待,还会好好配合,主动提供数据和材料。
他们也想获得国家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