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尽快开战,否则再这样下去军心浮动,不用打我们就败了”
陆逊见到大军上下这种情况,心急如焚,于是他找来了主张投降的朱然和潘璋等人。
朱然很冷静,他早就分析过两军实力,于是听说陆逊想开战不禁开口问道
“伯言,你觉得我们还能赢吗?”
陆逊见状,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义封、文珪,就算我们要降也要立足于打,否则将来我们作为败军之将在陈军阵营之中永远抬不起头来。”
朱然和潘璋了然,微微颔首,算是同意了陆逊的想法。
有了朱然和潘璋的支持,陆逊立即派人去陈军大营下战书。
龟缩了多日的吴军突然要主动开战,这倒是出乎了夏侯惇的预料。
不过此时的夏侯惇很自信,根本不怕,当即同意了吴军的挑战。
这几日,吴军大营之中终于稳定了下来,毕竟马上要开打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也就都收了起来。
五日后,吴陈双方十七万大军在秣陵城北摆开阵势。
十一月的寒风之中,一切显得极其肃杀,场面让人不寒而栗。
平原作战,没有什么奇谋,只有生面硬刚,大家拼的就是硬实力。
双方都没有选择稳守反击,而是主动出击想要一举击溃敌军。
虽然是平原,但是地势并不开阔,虎豹骑也没法从两翼突袭,这让陆逊的压力小了很多。
借助水军调来的大批强弓劲弩,吴军对虎豹骑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开战不到一个半时辰,很快双方第一线的军队就没了阵型,数万士兵混战在一起。
整个战场上喊杀声、金铁交击之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每一息的时间,都有数十名士兵躺下,来不及起身,很快便被踩踏致死。
阎行、曹纯和曹休在混战中带着亲卫左冲右突,不断砍杀着吴军士兵。
这边丁奉、徐盛、潘璋等人也不甘示弱,凭借着过人的武力在陈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这场混战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都打得筋疲力竭这才不得不鸣金收兵。
整个战场上只留下近两万具尸体。
大战结束之后,双方的辅兵和民夫开始出来默默地打扫战场。
不仅要收拢掉落的兵器、甲胄,还要挖坑掩埋尸体。
数万辅兵和民夫打着火把一直忙碌到深夜才回营休息。
还好,这种大战不可能天天打,不然最先累趴下的一定是辅兵和民夫。
他们可不像唐军的后勤营,吃得好,训练充足,这些可都是军队最底层的人,平时只能穿着草鞋,喝着稀粥勉强度日。
休整三日,两军再度开战,这一次吴军吃了大亏,原因很简单,箭矢供应不上了。
没了强弓劲弩,虎豹骑伤亡小了不少,曹纯和曹休打得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天,吴军伤亡超过一万五千人,而陈军的伤亡只有九千多人。
就在夏侯惇准备第三次开战的时候,陆逊和朱然却突然派人来了。
来人的目的很简单,打也打过了,也证明了他们不是软柿子,现在可以谈谈价钱了。
四大家族的要求很简单,要权力,要土地,要人口,总之一句话,要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
有开价自然有还价,夏侯惇作为主将自然狠狠地换了一个价码:
四大家族必须要交出三成的土地和人口,而且本家必须迁往寿春或者谯县。
夏侯惇的条件他们当然不会答应,交出部分土地人口那还勉强能接受,但是让他们迁走这不行。
他们四大家族的根基在江东,本家迁走了,根基就断了,那他们就变成了案板上的肉,随便曹操捏扁搓圆。
谈不拢那就只有继续谈,或者继续打。
不过陆逊他们不愿意了,就这点军队是他们最大的筹码之一,再打下去就没得谈了。
双方你来我往地又折腾了两轮,终于谈妥了条件:
顾陆朱张为首的十几个大世家,每家都要派出至少一名嫡系人才去曹操身边任职,其实就是人质;
由四大家族选出代表分别担任吴郡、丹阳、会稽、豫章太守;
江东兵权由曹操和江东世家各掌一半。
作为回报,江东世家需要全力支持曹操的统治,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交出三成土地,两成人口和全部私兵,还要拿出一百万石粮食。
虽然双方达成了协议,但是丁奉和徐盛宁死不降,念及同僚之谊,陆逊和朱然他们也没有为难二人。
就在吴军正式投降前两天,丁奉和徐盛率领一万多兵马退回了建邺。
就这一万多兵马回到建邺也大半遣散了,只剩下不足五千人。
孙权这一下真正到了山穷水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