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这些皇帝之中,嘉靖皇帝同样也是一个身上发生了许多故事,争议也不小的人。
想要说关于嘉靖的事,短时间里,想要说并没那么容易。
这次老丈人问的比较突然。
不过韩成想了一下后,还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开口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首带着禅意的诗,原本韩成也并不知道。
能够此时将其说出来,全靠大明王朝1566。
听到韩成别的没说,先说出来了两句诗。
朱元璋为之愣了一下。
什么情况?
韩成这小子,这时候怎么突然就不好好的说话?
自己问他关于嘉靖的事,他不说正事,先给自己念首诗,这什么意思?
正在疑惑之间,却听得边上的朱标出声解释道道:“这是唐朝人李翱写的诗。
这人是中唐时的,当时任湖南澧州刺史。
药山唯俨禅师驻锡的药山道场,正是他的治下。
李翱早就景仰药山禅师的之名,以太守之尊屡请不至。
于是就亲自拜山。
哪知到了药山,唯俨禅师执经在手诵读。
根本就不理他。
李翱的侍者就告诉唯俨禅师说。太守来看他了。
他也是不顾。
李翱性急,见了很生气,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拂袖就走。
这时唯俨禅师回过头来说:“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李翱心中震动,立即谢过,并请教大道。
当他问何是道时,唯俨禅师一言不发。
却用手上下一指问他道:会么?
李翱茫然不懂,唯俨禅师才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闻言就悟出来了一些道理,题了这首诗,赠给唯俨禅师……”
朱标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修养不低。
在很多东西上,都有所涉猎。
当下便开口给朱元璋进行解释。
韩成闻言,都有种长见识的感觉。
毕竟虽然他能将这半首诗给背下来,却并不知道具体背景。
此时若非是大舅哥朱标说出这番话来。
他甚至于都还以为,这是嘉靖皇帝自己写的……
“这老和尚不好好说话,却在这里打哑谜。
也就是没遇到咱,若是遇到咱还敢这么做,咱非他娘的揍他一顿!”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解释后,有些了然的点了点头,
然后开了口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韩成闻言,嘴角抽动了一下,这果然不愧是自己的老丈人,不愧是洪武大帝。
这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事情的方法,就是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别人领悟的是禅意,是道理,他却只想把老和尚给捶上一顿。
不过再仔细的想想,这谜语人也确实该死。
“你的意思是说,这嘉靖皇帝也当了和尚?”
在说出了自己的评价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开了口。
显得有一些奇怪和担忧的询问。
若不是这样的话,他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韩成会给自己念上这么一首诗。
他这又不是说书,还要弄个定场诗。
在问这话时,朱元璋目光只看着韩成。
并没有去看朱标。
朱元璋其实知道,凭借着自己家标儿的心细。
到了崇祯时空后,八成会在那里翻看一些书籍,去了解大明后面的不少历史。
不过这么长时间下来,他早已经是习惯了,从韩成这里了解后面的事儿。
所以此番也并没有问朱标,只是把韩成喊过来进行询问。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习惯了,从韩成这里得知关于后世的事。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韩成所处的后世,用韩成的话来说,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着一些新颖的、不一样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他来问韩成,有不小的可能,会得到一些比较新颖的看法。
和问自己家标儿,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朱标也多少能够理解,自己父皇的这种心思。
因此只在边上认真的听着,看自己家二妹夫,如何与父皇说这段未来。
韩成摇了摇头道:“他没有当和尚。”
没有当和尚?那就好!
朱元璋闻言,暗中长松了一口气。
自己大明的皇帝,若是当了和尚,那它娘的可就惨了。
若真如此,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