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冉闵带着寇头男校尉,带领着1000名匈奴将士,拉动着300副玄铁重铠,渡过黄河,向野王而来。
两日后,桓温带领2万余将士以及5万名百姓离开虎牢关,一路南下,直向江陵方向而去。
十余日后,大军来到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
宛城位于南阳盆地,乃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所以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过了宛城,便到了重镇襄阳,而后再一路向南,便可到达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大军到达宛城,已经完全远离了洛阳之地,后方也无追兵,故桓温命令大军放缓行军速度。
呼延毒骑于战马之上,一路行走,左看右看,不停地观察着沿途的风景。
此时,已是八月下旬,深秋时节,远山枫叶染色,杜鹃啼血,万山红遍,红黄相间,美不胜收。
可是,风景再美,也挡不住呼延毒思念家乡之情。
就在这时,呼延毒不禁想起侄儿呼延信给自己说的话来。
“叔父,当年魏武帝(曹操)和晋武帝(司马炎)善待我们匈奴之人,将并州五地让于我们匈奴人居住。
可是后来,光文帝(刘渊)乘晋朝内乱之机,却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筑坛设祭,署置百官,自立为汉。
后来昭武帝(刘聪)又连续数次出兵洛阳,先后俘掳并杀死了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二帝,迫使司马晋室南迁。
因此说,我们匈奴人与晋室乃是世仇,而非朋友。
故人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虽然如今桓温优待我们匈奴人,其实桓温只不过是想借我们的力量来讨伐秦国而已,而非是真心相待。
如今叔父带领众匈奴将士跟随桓温南迁至江陵之地,远离家乡故土。
若是朝中有人欲对我匈奴不利,该当如何?
即便是桓温暂时保护我们,但若是桓温死后,谁又来保护我们众匈奴将士呢?
另外,我们南下江陵,远离故土,将士们的妻小家眷皆在关中,难道您要让他们生死他乡,孤独终老吗?
所以说,当前最好的方法便是到达宛城之后,您便请求桓温,以水土不服为理由,替他们镇守南阳郡。
南阳郡在汉水以北,向北便是洛阳,向西便是关中。
我们若是居住在此地,随时都有可能重返家乡,或是将将士们的家眷接到南阳郡,也算是为我们匈奴人留下了一丝血脉。
如此,即使桓温死后,晋室之人欲加害我们匈奴人,我们也能及时撤退,不至于作了圈中之牛羊,任他人宰割。”
呼延毒如今细细想来,越想越觉得呼延信的话越有道理。
当日夜,呼延毒只身来到桓温帐中,与桓温交谈多时。
桓温见呼延毒谈吐不清,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眼神扑朔不定,好似心中有所想法,于是问道:
“呼延将军,你可有什么心事?”
呼延毒叹了一口气,遂道:
“桓公,近来军中匈奴将士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身体上生有水泡,个个叫苦不已。”
桓温听后,大笑道:“呼延将军莫要害怕,北方之人初入南方,多有这般表现。
待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自然就会好的。”
呼延毒听后,沉思片刻,又道:
“这个我也知道,这是水土不服的表现而已,时间长了自然就好了。
可是如今才刚刚到达宛城,气候还不算湿润。若是越向南方,待到明年雨水之季,只怕将士们更加忍受不了。
另外,军中将士远离家乡,怀念父母妻子,怨声载道,皆不愿意继续南下。
如今营中已经发生数起将士逃离军营的现象,约有百人之多。
我已连斩数人,但仍挡不住逃离的将士,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现象。
我是怕,如此长久下去之后,只怕将士们会发生哗变,集体逃离啊!”
桓温转头看向呼延毒,脸色阴沉,神色凌厉,双眼似箭矢一般穿胸透背,令人不寒而栗,吓得呼延毒连退数步。
桓温为人霸道,是非分明,敢说敢做,呼延毒生怕引得桓温不高兴,一时派出大军,将众匈奴将士围剿于此地。
所以,这不由地呼延毒不害怕。
桓温低下头去,沉思多时,见呼延毒话中有话,于是坐下身体,冷声问道:
“那呼延将军有何想法?”
呼延毒连忙拱手道:
“桓公,宛城位于南阳郡,地理位置重要,向北可通洛阳,向西穿过武关便可到达关中。
末将愿带领匈奴将士为桓公镇定宛城,防范秦国和姚襄进攻。”
桓温听罢,这才明白呼延毒的想法,于是低头沉思。
过了片刻,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