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安闻言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今江浙大饥荒,手里有粮那就是金山银山!稳赚!。
他本想以市场价每石三两银子购买这批粮食。
然而,黄潜善岂会错过这个敲竹杠的绝佳机会?他沉着脸告诉周福安:“这二十万石粮食可不是普通货色,是从开封那边过来的优质小麦,粒粒饱满,每石得六两银子。”
周福安听后有些为难地皱起了眉头。如今他卖出去的粮食是每石十两银子,如果以六两每石采购,那赚的钱就大大减少了。
黄潜善察觉到周福安的犹豫,脸色一沉:“周老板若是不愿意买,那就请便吧。我相信有的是人愿意接手这笔生意。”
周福安在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与黄潜善合作能带来稳定的货源和利润,但同时也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
最终,在贪婪与理智的较量中,贪婪占据了上风。他一咬牙一跺脚:“好!就按你说的价格成交!”
随着秦桧的命令下达,户部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面临的任务是将那三十万石粮食按照各州县的人口比例进行分发。
然而,这个看似公正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
各级官员们,像贪婪的饿狼,将原本用于赈灾的粮食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他们借口各种名目,克扣、贪污,每一级都留下一部分。
就这样,原本应该用来拯救灾民性命的粮食,在各级官员的手中层层流失。
当这些粮食最终抵达受灾地区时,已经不足十万石。
面对嗷嗷待哺的灾民,这些粮食无异于杯水车薪。宣州城内外,饥民们四处流浪,他们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绝望。
十月二十,赵璎珞女扮男装,带着夏荷、冬雪和几个护卫悄然来到了宣州。
她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她曾以为朝廷的赈灾粮至少能缓解一部分饥民的困境,但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彻底失望了。
在赈灾粮发放处,官兵们手持鞭子维持着秩序。那些敢于上前拥挤的饥民往往会遭到一顿毒打。
她见此处有数百灾民,而赈灾粮却只有十几麻袋,不禁走上前去询问原因。
“这些赈灾粮为何如此少?”
官兵见她穿着打扮不俗,以为是哪位官宦人家的公子,便客气地告诉她:“这位郎君有所不知,这赈灾粮原本是要发放一百余麻袋的。但那些官员们一层层地贪污,到我们这里就只剩下这么多了。”
赵璎珞听后怒火中烧:“这些人简直是草菅人命!他们怎么忍心看着这些无辜的百姓忍饥挨饿?”
她转身来到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将身上的男装换成了女装,并戴上面纱遮掩住面容。
“我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这些百姓受苦。”赵璎珞坚定地说道。
她思考片刻,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关注这场灾难,并采取行动。
回到住处后,赵璎珞立即写了一份奏折,请求皇帝彻查赈灾粮被贪污一事,并要求严惩那些贪官污吏。
她将奏折交给一名信得过的护卫,让他日夜兼程送往京城。
同时,赵璎珞也在当地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她带领灾民们前往州府衙门,要求州府官员公开赈灾粮的分配情况,并严惩贪污分子。
这场抗议活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有正义感的士人纷纷加入进来,支持赵璎珞的行动。
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朝廷不得不派遣御史前往宣州调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御史发现赵璎珞所言非虚。各级官员在赈灾粮的分配中存在严重贪污行为,导致大量粮食流失。
朝廷震怒,下令严惩相关官员,并追回了部分流失的赈灾粮。
赵璎珞的行动不仅拯救了许多饥民的生命,还引发了朝廷对赈灾粮分配制度的改革。从那以后,朝廷加强了对赈灾粮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落到实处。
在得到朝廷的批示后,赵璎珞并没有停下她的行动。她深知,仅仅依靠朝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解决饥荒问题,还需要调动民间的力量。
于是,她开始四处奔走,倡导各地的富商、地主以及普通百姓,参与到这场救灾行动中来。她以身作则,亲自参与赈灾工作,号召大家慷慨解囊,为灾民提供粮食和物资。
在赵璎珞的感召下,许多人都纷纷伸出援手。他们捐献出自己的粮食、银两和各种物资,为灾区送去了一份份温暖的关怀。一些富裕的商家还专门开设了粥棚,为饥民提供免费的餐食。
随着越来越多的援助涌入宣州,当地的灾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人们开始逐渐走出饥饿和绝望的阴影,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场灾难虽然给宣州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也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同情心。在赵璎珞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