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从马球场上下来,换上翼善冠,穿上团龙袍,回到殿中。
中书侍郎马周迎上来,送上几本奏疏。
有一道奏疏是李靖和武怀玉、秦琼联名上书,说的是关于世封策之事。
这不是直达天听的密折,而是走正常程序送来的。
李世民认真。
看的出来,这道奏疏是武怀玉亲笔所写,李靖秦琼不过是武怀玉拉来联名助威的,仍然是反对世封刺史。
不过这次反对的理由都比较务实。
以这次黄淮水灾为例,濮汴郑宋陈青徐等许多州都已经世封给宗王、勋臣,但是这些世封刺史们,基本上都只是兼任。
要么宗王年纪太小还没就藩,就藩了的也还没能力亲自处理州务,而那些勋臣们更是都勋高功著,身居要职,没谁有空真正任州刺史事。
而这次发生这么大水灾,还是朝廷早有预警准备,但救灾事务依然繁重,诸世封刺史州,只能以长史代为主持,
但这些长史们品级不够,威望不足,在这突发大灾面前,就显得越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救灾安民。
皇帝世封刺史本为赏赐功臣、优待宗室,可现在却影响到地方安稳等。
起冲突了,
还很严重。
问题很大,必须重视,
武怀玉提出问题,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他给皇帝一个建议。
就是在一些府州,增设别驾这么一个上佐职事,仅次刺史,位在长史司马之上,
纲纪众务,通判列曹,协助刺史分担府州行政事务。
岁终入计,年底充朝集使入京朝集觐见。
当然,这个别驾虽然品位尊崇,但无具体职务,可以算做是一个高品级的地方闲职,但又不完全是闲职,比如都督、刺史空缺的时候,他可以代替主持府州事务,
再比如有特殊情况时,只要朝廷授权,就可以取代都督刺史,代行主持。
虽是次官,并同官长。
其实别驾这个官职历经多个朝代,很是复杂的,魏晋以降,诸州皆有别驾、治中,而刺史多带将军。
隋朝开皇,改别驾、治中为长史、司马。
唐开国初,改郡为州,置刺史、别驾、治中各一人。后来又改别驾为长史,治中为司马。
其实唐初,别驾治中和长史司马是一个官两个名。
而现在武怀玉提出要设别驾,不是把长史改为别驾,而是在长史司马之上,再设一个别驾。
这不是重复,
而是特意给宗室、勋臣世封用的。
刺史这样的要职不能拿来世封,但增设个别驾却是可以拿来安置宗室、功臣的,
以前武怀玉是坚持认为应当把宗王分封到边疆,为国屏障的,可皇帝舍不得啊。
所以他现在换了条路,
不提把皇子皇孙们分封边疆蛮荒了,改成分封他们为府州上佐的别驾,
地位品级很高,但没具体职事,
可是,
真有需要时,却又能马上拎出来用。
比如说万一朝中出现奸臣篡位,那李唐宗室和功勋们世封的别驾,就可以立马得到主持府州事务,率兵勤王讨贼的许可。
当然,这种特殊情况,肯定得有特殊条件才能触发,这个是可以约定的。
世封刺史改成世封别驾了,权力就少了许多,反正正常情况下,别驾们不能主持府州事务,
但是呢,武怀玉提出可以给这位别驾新增一个职权,那就是监察府州官吏,兼负责司法。
类似明朝的按察使,掌刑名按劾之事,具体来说,即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以振扬风范而澄清吏治。
这类似于公司里的监事,
刺史是管事做事的,这别驾就是监督的。
刺史是流官,别驾是世袭的,就算将来世袭别驾多了,但也限制在监察这块,他们顶多算是贵族元老院的。
李世民把奏疏交给马周,“你看看。”
“喏。”
李世民闭上眼睛,脑中在思考武怀玉的提议。
宗室诸王为都督府别驾,勋臣为州别驾,位尊职闲。
就算不能在任,也不影响。
比如诸王年轻没经验,可由他们的王府长史司马代为辅佐,而如勋臣在朝另有重要职事,也可由他们的成年子弟代领别驾之事。
“陛下,臣以为站在朝廷江山社稷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晋国公他们这道奏疏言之有物,比较合理。
宗王勋臣们将来就算封很多,但别驾也不会影响到府州地方的运转,反而还能替朝廷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而另一方面,府州别驾位尊,也是不错的赏赐优抚宗王勋臣之法。”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