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农人对下雨这事向来敏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就惊醒了。
沉檀又上三楼,果然看到外祖父同吴放龙在抢收晒着的玉米。
天上太阳还在,但雨确实下来了,大颗大颗砸下来。
这叫太阳雨,山地里很常见的。
一般下不长,地上应是不会有积水的,所以也不用将苞谷粒装袋放屋里,只需扫拢到一块拿防雨塑料膜盖住就好。
外祖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他熟练的拿木耙把苞谷粒几下拢到一团,再拿自家扎的高粱扫帚把那些木耙刮不到的,通通扫到苞谷堆里,扯出早就备好的塑料膜,两只手牵着抖开,往苞谷粒上一盖,再捡些砖头来压住,不叫风吹跑塑料膜就行了。
吴放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在一旁递工具。
至于沉檀,她不出来捣乱,就算帮忙了。
等忙好,吴放龙就会把沉檀带走,小孩子淘气,喜欢下雨天钻进盖好的塑料膜里躲雨,玩玉米粒。
她们总是对那些,大人明令禁止玩耍的地方,感到着迷,感到新奇。
外祖父是不走的,他得看天气,等雨停。
若雨十来分钟后就停,那农人还得把膜拿开,再推开苞谷粒,让它接着晒。
可能会埋怨老天爷的戏耍,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雨后总会天晴。
人总是这样,坏事发生后便心生怨怼,可当有更坏的事做对比,他们便会开始感恩。
若雨一直下不停,农人就得冒着雨,把苞谷粒装进蛇皮口袋里,再扛回屋里放好,不然地上积水后,一年的收成就全毁了。
幸好,天很快放晴。
吴放龙带着沉檀在二楼看彩虹,外祖父就在三楼继续晒苞谷粒。
那是沉檀记忆里第一次看见彩虹,颜色很淡,像弯弯地月亮。
“那是彩虹桥。”吴放龙这样告诉沉檀。
“月亮。”沉檀很认真回答他:“桥不弯……桥直……”
从南关到北关。
沉檀从来没见过弯弯的桥。
吴放龙不跟她争执,只望向远方,仿佛在希冀着什么。
后来吴放龙离家应征入伍后,沉檀每次想起这一天,都很想回到过去。
去问问那个看彩虹的少年,是不是从那刻起,就萌生了飞出去的念头。
飞出去,飞出去,飞出去吧!
外面有更广袤的天地,有祖国大好山河!
善于飞翔的鸟儿不该被囚在笼里。
捕杀猎物的猫咪不该被驯做宠物。
好男儿应志在四方……当然,囿于厨房与爱,也并非不算得好男儿。
外祖父便是如此,一生都在琐碎小事中操劳。
苞谷粒晒好,便准备装仓了。
家家户户都有的粮仓。有用黄土围的;也如外祖父家一般,在建房时,就规划出个空间;不过更多的,是用草席卷,就竹子外边那层皮剥下来,编制成长长的卷,等粮食堆做小山后,就从底下一圈圈的卷起来。见过做蛋糕时涂奶油吗?就像那样。
优点是便宜,方便,缺点当然明显,不防水,不防潮,还容易进老鼠,储存不当,粮食就全毁了。
不过有些人家是要拿去卖的,倒也无所谓了。
苞谷粒装仓时,外祖父总要比别人多一道工序。
把纯木头做的风车,同吴放龙抬上三楼。
说是风车,实际上叫风谷车。
算是农村常用农具。
主要功能,车走谷粒中的杂质,例如草屑、谷糠、秸秆碎。
顺带也能检查出来一些瘪粒。
二楼通三楼的楼梯没有扶手,吴放龙抬得很小心翼翼。
他瘦弱的身躯,不高的个子,很难同身强力壮,正值当年的父亲形成默契配合。
吴放龙开始抬前面,因为楼梯向上,前面的人抬得轻巧。
可他没有这种独当一面的经验,先是不知道该正对风车侧面,还是背对。
倘若正对,手好使力,但看不见路。
倘若背对,能看见路了,可手反在后面抬东西,怎么都使不出劲儿。
“背对着路。”富有经验的外祖父给出了答案:“不要担心看不见路,你在上楼梯,眼睛长在脚后跟上。”
沉檀后来读了许多有关教育的书,发现教育家对于教育孩子总结了许多经验。
比如这个时候,父亲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琢磨出答案,或许就能造就一个发明家来。
若孩子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让他多尝试几遍也好,会做实验,以后成个科学家也说不定。
再不济,叫孩子能主动向父母求助,这样可以增加亲子关系,能让他学会,自己不足时,及时向有能者寻求帮助,以后出身社会,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