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感觉是:大。然后就是“多。”
大,是指地方大,多,是指人多。人多车子就多。。。
我开着香姐公司的a7,在人流车流中艰难挪动着,好不容易才到达这次比赛的举办场地。
这个时候的台球比赛基本还都是在球馆内举办,而我走进这家叫做天方地圆的球馆,才知道它的名字起的真的是名副其实。
一直以为,家里的俱乐部算是很大的球房了,没想到这家天圆地方球馆,比天尊俱乐部还大了一倍。
整个大厅足足有六十多张球台,完全可以容纳两百多人的比赛。
我找到赛事组委会登记报到后,就开始拎着球杆到处溜达了起来。
不要好奇问我为什么不去练球,因为,大厅满了。
后天才是比赛正日,球馆自然还是正常营业,这么大的场所,停业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除了球馆本身的顾客外,还有像我这样提早来适应场地的球手也有很多,所以生意异常火爆。
适应场地是个比较文明的说法,其实是,那些天南地北的球手们,趁着每次大赛,都会提早到达或者滞留在比赛场地,寻找着各种鱼儿,美其名曰:练球。
一路走过,耳中大量的京腔中掺杂着东北口音,还有部分北方各省的腔调。
我已经看见了不下六张球台边上正在谈门了。
“你说啥?上次比赛都输给你,你还找我平打,你这人。。。不中。”
看来这是河南高手。
“哥你可拉倒吧,上回在那哪,我都被你打抽了,你这不让我点,没法玩啊。”
这是两位东北高手。
其实。。。这才是当下国内台球圈子的常态,大大小小的球房里,随时可见那些球手们谈着门,一旦谈拢,就是一场或多或少的球局开始。
我颇有兴趣的看着他们,彷佛又回到了a区的时候,胜哥在前我在后,等着他和我的对手谈拢条件后开打。
从开始学球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三年半过去,此时我看着这些球手们,已悄然带着一种俯视的心态,除了那十余个真正顶级的球手,才值得让我重视起来。
这不是骄傲自大,而是对台球技术有了极深刻的了解后,做出的判断。
这是一种战略上的俯视,顶尖高手的气势和心态也来源于此,当然,比赛的时候,每一个对手都要全力以赴。
等了一会,终于有张台子空了出来,我抢先一步占了台子,然后开始练起了球。
一晚上就在独自练球中过去了,并没有人注意到我,更没有人过来找我练球,那些球手们都很谨慎,不是有人介绍或者自己认识,没人愿意和一个单独练球的陌生人玩。
只是,我练球的时候,总能感觉到一些审视的目光,我知道是那些球手们在观察我,但从我练球中大致能看出我不是个善茬,所以便收回了目光。
在球馆附近开了个酒店,然后和香姐打了个电话,比赛场地离香姐家实在是太远了,来回折腾不方便,而回到北京的香姐马上就投入到了工作模式,也没来管我。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去了天安门看升旗。
英姿飒爽的仪仗队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人赏心悦目之余,更有一种铁骨铮铮的军人气息,尤其是国歌响起,国旗缓缓上升,更是让我热血沸腾。
这种情绪一直影响着我,回到了车上后依然久久不能平息。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
而它还有另外一种意义,荣誉!!!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站在颁奖台上,身披国旗的那一刻更加荣耀的事。
如果我能做到那样,我相信我和林西西之间最大的障碍也会迎刃而解。
而我,算是运动员吗?
很明显,我不是,甚至连职业球员都不是。
国内的台球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九球和斯诺克项目才有职业球员,但除了国家队的那些队员们,才能称得上是运动员。
而国家台球队只有九球和斯诺克项目,像我这样的中式八球球手,说白了,只是个业余爱好者。
什么时候,我才能以一个被认可的身份站在林西西父母面前呢?我不禁深深迷茫了起来。
直到后车按了喇叭,我如梦初醒,才开着车缓缓离开。
随便吃了点东西,我早早的到了球馆,此时是下午一点,没想到球馆里人比昨天更多了。
直到我看见了几张在比赛录像中熟悉的面孔才恍然大悟。
今天晚上是抽签仪式,那些顶级球手自然会提前来到赛场熟悉球台,而那些本地爱好者们自然会来一睹偶像们的风采。
我等了好一会,才看见大厅一角有张球台空了出来,我以开球的速度冲了过去,顺利抢占。
依然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