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缝尸人笔记 > 第192章 浪子回头

第192章 浪子回头(1 / 2)

拐子吴把话说到了这,我跟马老头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到此为止算是一切都对上了,何道爷跟刘见山认识这是我们从那张老照片上就得到的信息,而何道爷在双鱼沟旁边的小庙里隐居,正是为的竟然是取下这个树胎为被大卸八块,不,九块的刘见山引魂上身。

我不由的在心中感叹刘见山这个人的确是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

活着的时候刘见山备受推崇。

死了的刘见山能引百人血书誓言为其报仇。

能让我爷爷每次提起他都肃然起敬。

能让死后茅山紫衣扶灵的何道爷在此费尽千辛万苦为其求树胎灵药!

见我满脸震惊,拐子吴笑道:“小兄弟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我道:“这件事本身是我们二皮匠一脉的秘密,作为小辈儿我是不该胡言乱语的,但是话赶话说到这里了,吴前辈您又如此的坦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也就破一次规矩乱说一回,实不相瞒,最后为刘见山缝尸的人正是我爷爷的师父牛二爷。外人之所以不知道这件事,是因为牛二爷不想惹麻烦,甚至在那次为刘见山缝尸之后,刘见山就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了。”

拐子吴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他笑道:“这不奇怪,刘见山当时得罪的人非富即贵,杀他的人又手段通天,当时天底下拥护过刘见山的人哪个不是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牛二爷敢接这个活就已经是是大胆之举了,要换成别人,还不离的远远的?”

“刘见山前辈的本事和胸襟也的确是让天下人敬佩,我想牛二爷肯接这单生意,也是出于江湖道义吧?就像何道爷,他能在这里苦守这个灵宝树胎,断然也是钦佩刘见山前辈的人品。”我道。

我当然不能说当时牛二爷肯接这个生意是因为去找他的黑衣人开出了他拒绝不了的条件,更不可能说出刘见山当时尸体上长满龙鳞的事情,至于报酬正是那块龙身上的逆鳞之事更是不能透露半字。

不过在想这个事儿的时候我不由的有些奇怪,从那张老照片上来看,牛二爷应该是跟刘见山是旧识,他们能同框合照说明关系还非常不错,按理来说,刘见山被人杀死又以镇压蚩尤的方式分葬九州大地,牛二爷不说为他报仇也便罢了,为他缝尸让他有全尸下葬也是朋友之间分内之事,为何还会趁机索要逆鳞这样的宝贝?难不成我爷爷没有对我说实话?

还是说牛二爷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认钱不认人的主?

说实话,我对牛二爷了解的并不多,我爷爷说起阴阳门的人提最多的是刘见山,对于他这个师父反而说的很少,在爷爷对牛二爷有限的描述中,我对牛二爷的印象也比较模糊,大概就是手艺挺好,性格乖戾,秉承规矩,要价奇高,要从这点来看的话,倒也符合牛二爷这个人的日常行事风格。

因为爷爷大概的提过,牛二爷缝尸要价奇贵,而且凑不着银子绝对不会干活,少一个大子都不行,不管死者家属如何哀求都无动于衷,在外人看来是一个认钱不认人的主,不过爷爷却对此有个解释,他说牛二爷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同行一口饭吃,当时单菜园口刑场外面的缝尸铺子就有八九家,牛二爷的名声最大手艺最好,每个人都想找牛二爷缝尸,若是牛二爷把大小生意全给做了,同行也就没有活路。还有一点,当时的穷苦人家多了,你可怜了这家不可怜那一家,也会遭人唾骂憎恨。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拐子吴道:“小兄弟你这话倒也没错,当时刘见山所做的事情的确是敢为天下先,阴阳门这么多年还没人敢大张旗鼓的干这件事儿的,问题是还真的让刘见山给干成了,别说牛二爷当时尊重刘见山,就是那厌门子出身的张大头一听到刘见山刘瞎子的名头也是肃然起敬。”

——用张大头的原话来说,就是他这辈子进了厌门,命中犯了五弊三缺,也风光过也落魄过,到头来却落了一场空,跟着自己的兄弟都被人乱枪打死,就连自己的女儿也因为自己生起的贪念而死,如果不是自己设计女婿于大胆却砍树,最后也不会搞的女儿惨死女婿家破人亡,那刘见山是一个个顶个的英雄,只要是听过他故事的人就没有不佩服他的,如今我张大头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就让我这个做了一辈子坏事的王八蛋也为英雄助一把力。

张大头又说何道爷不是着急这树上凝结出来的树胎早点成熟吗?别人帮不上你的忙,未必是真帮不上,不过是对自己没有好处罢了,我张大头就要用我这毕生所学帮你一回,也算是帮了刘见山一个忙,以后刘见山必然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说不定以后有人提起他的生前身后事,还能捎带着扬了我张大头的名声!

见张大头肯帮忙,何道爷自然是喜闻乐见,而张大头拿出了他的那本厌门神术,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个办法,说这天材地宝是天地孕育而生,而人又是天地万物灵长,为啥道门正宗要给动物修炼成的妖仙定下规矩,要么入庙点敕,要么远离人间?就是为了防止它们伤人,这帮动物得道的人知道吞食人的精气魂魄是大补之物对自己的修行有着天大

最新小说: 八零后妈,被糙汉老公宠上天 风华正茂的年纪,凭什么和你吃苦 一体双魂,我带大小姐成神! 仁心无疆之海的彼岸 都市至尊仙帝 八零,给先进渣夫送绿茶 穿成豪门小团子,暴露心声救全家 渣爹滚远点,你前妻已二婚 巅峰战神 盛太太流产,盛总手抄佛经三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