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背面无任何阴刻痕迹的铜钱,其年代应在明代以前。
通常情况下,识别一枚铜钱的年代和出处,只需观察正面即可一目了然。
但如果需通过背面来判断,则显得格外困难,这要求对各个朝代的铜钱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
不过,方天前世从事文物交易,接触到最多的是随葬铜钱,故对各类稀有钱币的研究尤为深入,这也正是他在这一世多次成功鉴别珍贵钱币,对秦半两的信息了如指掌的原因。
当方天凝视着眼前粉彩龙凤呈祥瓷板插屏底座四角处的铜钱时,凭借铜钱的直径大小及内外边缘的宽度与形态,他便大致推断出了它们的来源。
首先是两枚开元通宝,继承了秦朝的方孔圆钱形制,是唐代初期流通的主要货币,同时也是使用时间最长、发行数量最大的钱币品种,自唐高祖武德年间开始铸造直至宋太祖开宝年间停铸,对中国后世近千年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铸造时间跨度较长,开元通宝的现存数量庞大,相对而言价值并不算高,故这两枚开元通宝并未引起方天太大关注。
另外还有一枚永乐通宝,单从名称即可知其为明代永乐年间的货币产物。
普通人在对比永乐通宝与开元通宝的背面时或许察觉不到明显差异,但方天心中明白,开元通宝背面的边缘是最为厚实的,且外形规整,方圆分明。
而永乐通宝在当初铸造时,由于永乐皇帝系篡位登基,国内动荡不安,民怨颇深,因此该铜钱的厚度极薄,尤其是中间的钱孔,工匠刻意将其打磨成左斜角度,使得辨别起来颇为容易。
永乐通宝现今出土的数量也较多,根据品相和版别不同,其价值与开元通宝相差不大,普通品级的几十至几百元,较好的则能达到上千乃至数千元。
然而,当方天看到底座最后一枚铜钱时,心跳不禁加速,显然这枚铜钱非同凡响。
方天熟知的珍稀钱币中,诸如大清光绪雕母、大金天眷通宝、大秦秦半两等,因其存世稀少,市场价格从几十万至数百万不等,堪称价值连城。
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铜钱,竟有如此高昂的价值,令许多人难以理解。
然而,方天深知,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论真正珍贵的钱币,大齐通宝堪称翘楚。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提及“大齐通宝”可能会感到陌生,完全不清楚华夏历史上何时曾有过这种货币。
然而,对于热衷于钱币收藏的人来说,“大齐通宝”这个名字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
大齐通宝由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昪元年间铸造,该钱币在其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并成为一方霸主之后,便不再铸造。
遗憾的是,李昪称帝后痴迷于炼丹,荒废朝政,短短四年便因中毒驾崩。
李昪去世后,南唐历任君主虽励精图治,却未能拓展疆域。
三十年后,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向宋朝投降,南唐自此灭亡。
昪元年间铸造的大齐通宝多数在战乱中消失,只有少数铜币流传至今。
随着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大齐通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而文献中记载的大齐通宝,从南唐至现代,最早是在清朝道光年间曾任侍郎的江南名家戴醇士手中收藏过一枚。
由于这枚大齐通宝左侧稍有残缺,因此被称为“缺角大齐”,据说乃是戴醇士家传之宝。
太平天国攻克杭州时,戴醇士眼看形势危急,担心这枚家传的缺角大齐无法保存,便怀抱铜钱投进了钱塘江。
钱塘江波涛汹涌,戴醇士与其手中的缺角大齐一起沉入江底,自此世间再无缺角大齐的踪迹。
至于另一枚有明确记录的大齐通宝,则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
据说是一位文物商人戴保庭在一农家孩童玩耍的毽子上偶然发现的。
此枚大齐通宝虽未缺角,却因用于制作毽子而在上面穿了四个小孔。后来被著名收藏家张叔驯高价购得,秘而不宣,藏于密室,被誉为“四眼大齐”。
张叔驯收藏这枚四眼大齐二十年后,不幸身患重病,远赴国外就医,但终究未能康复,客死他乡,自此四眼大齐再次失踪。
此后又有两枚大齐通宝被提及,但都只是传闻,据说在某个人手中,却未曾得到确切证实。目前可知拥有实物的大齐通宝仍未现世,市面上可见的仅是大齐通宝的拓片图形。
据闻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为了寻觅这种钱币,甚至愿意开出八十亿的天价收购,无奈大齐通宝始终未曾再现人间,成为了传说中的瑰宝。
方天在前世的无数次钱币交易中,也曾梦想能有幸遇到一枚大齐通宝,但终究只是奢望而已。
然而他对大齐通宝的拓片图案进行了细致研究,甚至遍阅了所有有关大齐通宝的文献资料,对大齐通宝的特征牢记在心。
他清楚地记得,大齐通宝同样是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