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婶婶!”
长公主越听越好奇,于是叫两人干脆在这里一起把衣服换上,打算去观摩一下谢昭的种麦大业。
两人换完衣服出来,小草帽一戴,谢昭把小锄头往肩上一抗,谢晋也有样学样扛起小铁锹,立刻变成了两位活脱脱的小农人,可爱极了,逗的众人直笑。
待出了门再牵上小牛犊,谢时和谢意也忍不住了,不由看向谢大夫人。
谢二夫人笑道,“倒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谢大夫人看着两个孩子摇头晃脑的背影,不知为何也好奇起来,“我们也去看看昭哥儿的麦地。”
于是最后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一大家子人跟着两个小孩儿去盛香园玩。
园子穆婉早就派人收拾过,水池旁最大的一片大概有半亩地的花圃已经被翻平整,旁边还像模像样的搭了个茅草棚,放着桌椅茶杯,方便人干活儿干累了休息。
已经有两个农妇在等着,长公主摆摆手免了她们的礼,不准备打扰谢昭他们玩。
农妇帮谢昭把小犁也绑在小牛犊身上,就赶进了田里。
他们的农具虽然都是木头做的,但因为地已经被翻过很松软,他们犁起来也很轻松。
谢昭和谢晋两人一人一边扶着犁,谢昭还拿着个小鞭子“哟哟”的赶着小牛犊往前走,那动作架势俨然一副老农,仿佛见过无数次一样。
谢大夫人笑道,“这么一看,昭哥儿这架势还挺足,晋哥儿就是个生手的模样,昭哥儿两岁多吧,谁教他的这些。”
谢二夫人也稀奇,“对啊,爱好也奇特,怎么会想起要种麦子。”
长公主微微一愣。
穆婉不动声色的道,“他跟着生母一路逃荒过来,饿怕了,整天想着要吃饱,估计是她生母看见农人种粮给他讲过这些。”
“他生母走的时候说让他好好学本事,他记的牢牢的,所以我问他想学什么的时候,他就说想种出很多的粮食,每顿都吃的饱饱的。”
谢大夫人叹了口气,谢二夫人也心生怜惜,“小小年纪,受苦了。”
长公主深深的看了穆婉一眼。
穆婉笑道,“我想着反正他年纪还小,便由着他玩一玩,而且这也不是坏事,以后长大了总不至于五谷不分,叫人诓骗。”
她问谢家三个姑娘,“你们可知一亩地能产多少麦子?一石麦子价格几何?一石麦子又能产多少面粉?”
三个姑娘自然不知,连谢二夫人也不清楚,还是谢大夫人教导三人,“咱们上京这边,若丰产,麦子亩产在二百斤左右,一石麦子二百五十钱,一石麦子能磨面粉六十到七十斤。”
三个姑娘包括谢二夫人都都听的一脸茫然。
穆婉笑道,“她们对这些都没概念,正好,叫昭哥儿种出来给她们看看。”
谢大夫人心中一动,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女子嫁人,嫁妆中除了铺子最大头的就是庄子,她就见过很多夫人被庄头糊弄,叫女儿们趁机涨涨见识也不错。
除了中间最大的一片地打算种小麦,沿着青石板路还有许多不规则分布的花坛,穆婉也都做了规划,“这几块儿种上菘菜和萝卜,那边几分地搭个暖房,咱们冬天也有点其他青菜吃。”
长公主惊讶,“冬天还能种青菜?”
穆婉笑道,“自然,我还在三月份种出过寒瓜呢。”
谢大夫人也惊了,“寒瓜?”
穆婉道,“明年就让你们都尝尝。”
谢二夫人看着地里的谢昭和谢晋道,“这么看来,种地确实也是一门学问。”
不过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这大概不是种地,而是玩儿土,大人允许的话,他们几乎玩不腻,再加上小牛犊,谢昭和谢晋每天都兴致勃勃,上午下午都要去地里。
两天后,所有的地终于“犁”完,翻平整,穆婉将准备好的麦种和菘菜萝卜种子拿了出来准备播种。
大概是小哥俩搞的太热闹,又或者府里实在没什么娱乐活动,播种当天,长公主和谢二夫人又来了,谢大夫人没来,但谢时和谢意也都穿了一身布衣来帮忙。
五个孩子,愣是搞出了几分“农忙”的景象。
穆婉怕他们吵架,直接给他们划了片,“种子撒的好不好,也是麦子收获的重要一步,一人一片地,都记好了,最后看你们谁种出来的麦子又多又好!”
长公主:……
明明一开始只是谢昭种麦子来着,最后为什么变成所有孩子都种了?
但孩子们一个个干劲十足,好胜心大概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地种完,穆婉道,“好了,过几天种子就会发芽了,看谁的种子先出苗。”
因为她这句话,几个孩子每天都忍不住要去盛香园看一看。
谢珩再次从宫中回府,在为峰院简单洗漱后习惯性的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