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王爷回来,二人相拥入账,一番云雨翻滚后,宁君瑟将此事说与王爷听。
洛清王想了一下,道:“竟然是她?文侯的嫡女,确也配得上本王的五弟。”
不过鉴于文泊英刚刚入蜀,年纪也小,大家心照不宣。另一方面,襄王已经遣派了得力的人手,混入京都打探消息。
快到冬月时带回了消息,因为天下清流的齐声反对,以及京中各大书院的,皇上已经将文侯释放。据说这事是神机营的人捅道皇上跟前的,目前京都一片混乱,神机营也分为两派,水火不容。
许多忠义之士被无辜牵连,有的索性直奔巴蜀来。
蜀中势力逐渐壮大,朝廷那边内乱自顾不暇,从京中来的人都说,从端午节后,城里就无故多了许多番邦人
的据点。
那些人潜伏在各处,早就有人发现端倪,不过上报朝廷后没有任何反馈。有的甚至因此莫名其妙丢了性命,革职流放。
“那皇上呢?”宁君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前世她在恭王的后院当了几年的金丝雀,大约知道他不是那种昏庸之人。
来人的回答是:“皇上如今沉迷女色,宠信以丽昭仪为首的一干妖姬艳女,昭阳殿里的声乐歌舞从黄昏时一直唱到天亮。中秋夜宴上,季淑妃又进献了二十名番邦美女,皇上来者不拒,悉数收入后宫。”
太后规劝了几回也没什么用,加上她自己身子不好,索性搬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每每有人来,文泊英也会特意跑过来打探一下父亲的下落。投奔的义士们说,文侯已经被骊山
书院的人接走,安排去了稳妥的地方。
那骊山书院乃太祖皇帝时著名的白衣卿相陆云机后人所建,其资历连先皇都要礼让三分,等闲之人并不敢跟他们叫板。
文泊英这才放下心来。
临近除夕,蜀中大小户都张灯结彩,准备庆贺新年。洛清王与襄王等人忙碌了一整天,总算将北边的水患治理了,打通了与大梁通商的密道,同时发展农桑,让百信们都有了致富的机会,他们已经好几年没尝过丰年的滋味了。
大街上,人来人往,红色的灯笼,黄色绿色的彩灯,写对联的老先生摊位前围满了百姓,这个要他写一条“六畜兴旺”,那个嚷着要“五谷丰登”。
孩子们手里拿着红色的冰糖葫芦串,脸上挂着满足的笑。
百姓手里有了闲
钱,才敢给孩子做崭新厚实的棉袄,买五文一串的大大的冰糖葫芦。捏糖人的小摊贩也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今年他的生意明显好了太多!
女人们都在讨论什么花色的布头好看,什么样的头钗适合拜年回娘家插戴,显得夫家看重自己。
宁君瑟乘着马车溜达了一圈,挑了些新鲜的玩意儿,然后去胭脂楼瞧了瞧。在翠云楼叫了两份叫花鸡和他们的招牌菜,命人打包带去襄王府。
院子里,太嫔娘娘与文泊英正在剪纸,桌上花花绿绿地堆了一大堆。有漂亮的福字,也有十二生肖,还有花鸟瑞兽,什么都有。
“你来得可巧了,我还正说派人去请呢。”太嫔娘娘笑嘻嘻地招呼她过去坐。
文泊英亲自替她倒了一杯茶,俨然一副女主人做派
,少不得让宁君瑟取笑一番。
如今她也不怎么脸红了,笑笑就坐下,拿起桌上的彩纸继续剪她的梅花。
太嫔娘娘道:“你挑挑,看上什么,拿回去贴上。这新年里啊,就是要弄些喜庆的玩意儿,才显得生气。”
“早就听闻娘娘手巧,没想到剪得这样好。”
“可不是咧!我家小姐在京中的一干闺秀里,也算是顶巧的,可如今见了娘娘也得服气呢。”书慧在一旁笑道。
襄王府的后院里,年味儿比别处还浓郁些,宁君瑟想。
太嫔娘娘近来心宽体胖,着实长了一圈,越发富态慈祥:“泊英是个好孩子,我瞧着越发喜欢。”
宁君瑟接过便道:“娘娘喜欢,只怕五弟比您更喜欢!不如我保个媒,将她许配给五弟作王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