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九,酒坊招工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工钱待遇往往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酒坊门口张贴了红纸板,清清楚楚写明招多少工人和要求待遇,如果有不认识字的,也没关系,林长健会口头诉说。
招男工六十人,年龄十八到三十五岁,工钱二十五文一天,一天干活四个时辰,上午辰时中到午时初,下午未时初到酉时中,加工六文钱一个时辰。一个月调休两天,全勤五十文,如不调休,一个月下来多算两天工钱,冬季保暖补贴月加五十文,夏季降温补贴月加五十文,每个月评一个劳模奖加一百文,重要节日有过节费。
待遇一出来,所有人沸腾了。
不算加工、补贴、什么劳模奖励、过节费,光是不调休加两天工钱,一个全勤奖,核算起来就有八百五十文。
还以为工钱最多比女工高出百十文,不曾想高了这么多。
比之前干小工赚的多很多,毕竟干小工可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补贴,就是一天二十五文。
有人怀疑的问:“是不是真的啊?我们只会干些苦力活,这么好的待遇,镇上都没听说过。”
林长健道:“大郎娘说了,为啥给这么高工钱,就是因为你们干的是苦力活,所以你们报名之前要考虑清楚,三天培训,我会把规矩和你们说清楚,如果干不下去,三天内说清楚,不要等把你们培养出来后在喊苦喊累。”
“还能比干小工更累不成?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
“还有我还有我。”
林长健说:“要报名的去大郎那边登记,两天后在酒坊门口集合,被选用的名单会公布。”
排队的人群中,掺杂不少陌生面孔,林家村的村民怕自己报名靠后,先报名的人被选满不要他们,接二连三的把陌生面孔给挤了出去。
其实大可不必这般,两天报名时间,只要记录下来的,不论前后,杨大郎和林长健都会仔细筛选。
而被挤出去的陌生面孔因为在林家村地界,别人的地盘,也不敢反抗,生怕让杨大郎觉得自己爱惹事,连报名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余采薇和孙春喜站在一旁,她看着那些陌生面孔问:“这帮人不是我们林家村的吧?”
孙春喜指着两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说:“都是附近村的,你看那两兄弟不就是你娘家向阳村的吗,村西头愣子家的闺女就嫁给了那个小的,成亲时我去看过热闹。”
余采薇说:“看年纪,我嫁来林家村他们才几岁,这些年,我鲜少回娘家,所以不认识。”
孙春喜说:“昨天各村里正来吃酒,估计回去说了,不然这些人消息咋这么灵通,知道我们酒坊今天招工?”
“我这里不包吃不包住,他们要是来做工,吃饭是个问题,中午只有一个时辰时间,如果有需要,傍晚回家吃饭一个时辰后还得在赶回来加工,不方便啊。”
“不方便不要就是,反正咱们这待遇好,工人大把的。”
余采薇看了一会,见一群七尺汉子忍气吞声被挤出去也不敢争论,默默的去后面继续排队,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动容。
她走了过去,问其中一个男人:“你是哪个村的?”
男人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穿着缝满补丁的粗布衣,他知道问话的是什么人,方才早在林家村村民嘴里了解,只是没想到余采薇会突然和自己说话,显得局促。
“我是下游靠山村的,我叫干勇。”
“靠山村的?距离林家村隔着三个村,就算从溪流小路上来,一来一回将近一个时辰,要是进了酒坊,你吃饭怎么办?”
“余夫人放心,我脚力快,来回小跑的话半个多时辰就够,再说我还可以带吃的来,不回去吃饭也成。”
“一次两次无所谓,天天这样人吃不消,酒坊的活不轻松,工人一定要有足够的作息时间。”
男人面露急色:“余夫人你相信我,我肯定能行的,在找不到活干,我们全家都要饿死了啊。”
“先排队报名吧,两天后过来等结果。”
余采薇没有立刻给出回应,但报名的机会总要给。
她要的是长期稳定工人,而不是一个月两个月,长此以往的天天来回赶路,大大缩短了休息时间,肯定会很累。
两天招工,前前后后来了五六十个外村人,赶上余采薇招工的总量了,加上林家村的,将近三百人。
真是验证了那句话,这年头,啥都缺,就是不缺干活的人。
报名截止后,杨大郎和林长健找到余采薇,想问一问要不要给外村人名额,然后他们才能更好的筛选。
杨大郎说:“娘,这次来的外村人不少,东西两个村紧挨着的还好,来回耽误不了多久,但是很多都是隔着好几个村,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
余采薇考虑两天,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说:“我肯定要优先考虑本村,那就给本村三十